第三百六十九章 决战来临-《神皇纪元》


    第(3/3)页

    总的来说,这是一场不错的胜利。两方势力最强力量的对话,还是大齐获得了胜利。萧云鹤地心情很不错。

    “把李愬唤来,朕要赏他。”

    不久,李愬带到。拜倒于前。

    “李愬,你打了一场很漂亮的仗。尤其是阵斩了论莽热,给我军除掉了一个大麻烦。经此一战。我军士气必然大涨,为今后的战局奠定很坚实地基础。”萧云鹤笑容可掬的说道,“朕论功行赏,赐你钱八千贯,锦二百匹。加虎贲大将军三品衔,授御前兵马先锋官。”

    “谢陛下……”李愬拱手称谢,却没有表现出一点的兴奋。仍然跪在地上。

    萧云鹤看了他一眼,说道:“你还有何要求,尽管提出来。”

    “末将没有要求……只是陛下的赏赐太过厚重了。”李愬说道,“末将年轻又未娶亲,吃在军中住在军中,一切都有国家开销,要钱要匹也没什么用……肯请陛下收回实物赏赐,拿去赏给将士们,或是抚恤战死将士的家属。御前兵马先锋官末将当仁不让……只是这三品虎贲大将军。末将年幼德薄,恐无力胜任。还请陛下收回成命。”

    萧云鹤微了一下眉头。看着李愬沉思道:小小年纪。却也懂得进退,李愬晟的确是教子有方。虎贲大将军。只不过是我临时想出的一个武官虚职,并无实权只享俸禄。本来他李愬家就该有子嗣承继李愬晟地名爵俸禄,我这样做不过是个顺水人情罢了。

    萧云鹤想了片刻,说道:“你小小年纪就能如此懂事,朕很欣慰。也罢,你就将赏给你的这些钱,以你的名义分发给与你一起出战的飞龙骑将士吧。至于战死的将士,军中另有抚恤安排,你不必担心。你现在不肯就任三品,就等仗打完了一并论功行赏再说吧。”

    “多谢陛下,陛下英明!”李愬拜恩称谢,心中长长的松了一口气。说起来,四大元帅混了这么多年,都只有三品官。他李愬还只有十七八岁,就与这些人平起平坐了,的确是有些别扭。

    不久,李愬告辞而去。皇帝就派人和他一起,在库房中取了钱匹分发给众将士。众将士得了赏赐,一阵欢呼雀跃欣喜不已。

    今日一战得胜之后,齐军阵中一扫之前的低靡,士气变得高涨了许多。

    吐蕃人的阵中,却是挂起了白幡,祭奠战死地大将论莽热。论氏一族在吐蕃为将者极多,论莽热更是这一辈人当中的领袖人物。如今他战死沙场,吐蕃论氏一脉都视李愬为终身地敌人,誓要将他剥皮抽筋方才雪恨。

    一夜之间,李愬成了吐蕃公敌。论氏一家地十几个将领,凑了一大笔钱打造了一个和李愬形象大小非常相似的金人,每天摆在论莽热地尸首前祭奠。

    谁要是杀了李愬,就可以拿走这个重达数百斤的金人据为己有!

    反观齐军这边,却是变得异常的安静了。大战之后很快就恢复到了往日的宁静,照常的训练和生活一点没有改变。

    帅帐之中,萧云鹤却是在瓣着指头数日子,等着国都送来的粮草和羌水一带两支军队的消息。

    苦等却没有音讯,萧云鹤心中渐渐变得有些焦虑起来。

    十几万大军,每天都可以吃掉一座粮山。眼看着后营粮仓渐渐变得空虚,众将心里都有些七上八下了。也有几个人忍不住上前来请战,都被萧云鹤驳了回去。就算是吐蕃人兴师来复仇,萧云鹤也下令不得出战。

    萧云鹤想得清楚,身为统帅,越是这种时候越要沉住气。胜负往往就在一线之间,要是自己先乱,对方就能有机可趁。

    为了稳住军心,萧云鹤又派李愬光进去了河陇一带征粮。其实他也清楚,能征来粮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至少让军中的将士有了一个盼头,不至于军心大乱。

    十天以后,萧云鹤终于收到了马勋和史敬奉一起送来的战报。

    两军已经在积石山与黄河滩头胜利会师,在那里与吐蕃人设置的三道防线大军激战了两天,终于抢渡成功突破了防线,正向飞流野泽进兵。估计再过四五天时间,就可以绕道飞流野泽以南和以西,对赤松德赞大军形成合围之势。

    萧云鹤悬着的心终于稳了下来,整个人都轻松了。他长长的吁了一口气,对楚彦和李光进说道:“只要史敬奉和马勋的大军一到,我军就能对赤松德赞形成三面合围之势。到时候朕也不用想什么策略阴谋了,就用正兵与他光明正大的决一死战!”

    楚彦精神凛凛拱手说道:“陛下,大齐与吐蕃争斗了百余年,如今终于就要分出个胜负了!末将请缨率前军突击!”

    李光进也大声道:“陛下,末将也请缨打先锋头战!”

    萧云鹤哈哈一笑:“急什么?到了那天再说!这将是大齐百年来最重要的一战。一切安排,朕都要思之再三再作定夺。”

    句俗话,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可是这一次,萧云鹤消息连连。

    第二天,众人还沉浸在昨日军报的兴奋之中,大清早又得了一个极佳的好消息--国都的粮草终于运到了!

    羽林卫大将军乌重胤,亲自率领三千铁甲护送、带领六七千名民夫,运来了五千辆粮食,总计有九万石。而且,他沿途就在河陇一带收购牛羊,同时还带来了三千多只活的牛羊。

    这可真是解了萧云鹤的燃眉之急。

    萧云鹤当即下令,让伙头军宰牛杀羊,好好的犒赏一下连日征战辛苦了的将士们。齐军阵营里顿时一片欢腾。

    乌重胤同时还带来了留守国都的大元帅马燧的上表和一些奏报。

    萧云鹤在帅帐中拆开了来看。原来,马燧听闻了皇帝在飞流野泽与赤松德赞鏖战的消息,得知双方兵力悬殊比较大。于是,他会同阁部、军机处以及兵部的要员们一起商议,决定调用龙骧卫的兵马。这一两个月来,龙骧卫大将军伊慎与曲环紧密部署,征调了近十万人龙骧卫预备役的将士,集结在国都、洛阳、河内等地操练。只要皇帝一声令下,这一批形同当年初唐府兵的军人们,就可以开赴前线参加战斗。另外,大齐秋收过后马上就会开始征收粮税。只要再等一两个月,无数的粮草就可以源源不断的运到飞流野泽前线来。

    萧云鹤长长松了一口气。然后将奏表给众将来看,扬眉吐气地说道:“飞流野泽一战,不仅仅是军事力量的对抗,更是大齐与吐蕃两国国力的竞争。打仗,实际上就是拼的钱粮。我中原地大物博富庶安康,赤松德赞一直想东进入侵,占有我富裕的中原土地。这在以前,他或许偶尔能够劫虐一番。这几年来,他被迫孤守在高原之上,相信都快要穷疯了。”

    “是啊。陛下!”李光进说道,“像吐蕃这样的军事强国,往往容易忽视自身的农业畜牧发展,把太多的希望寄托在了军事劫虐上。战争是他们奈以生存的法宝。可是至从皇帝陛下登基以后,吐蕃就再没有从中原取走过哪怕是一针一线。如此看来,赤松德赞要发动对大齐一战,的确是必然地、迟早的事情。因为他有着非常迫切的愿望,想要抢夺我们的物资。现在两国全面开战,大齐的后劲十足。相比之下,赤松德赞就是砸锅卖铁也未必抗得下来了。高原之上千里冰封。农林畜牧极难开展。再加上赤松德赞这几年来一直穷兵黩武,先后在大金川两次败于陛下之手,使得如日中天的军事强国吐蕃日渐空虚。陛下。末将觉得,如今就是彻底打残吐蕃的大好时机!只在飞流野泽一役我军得胜,吐蕃就会从此一蹶不振!三十万大军,可以说是赤松德赞最后的家当了。”

    “李帅说得极对!”楚彦也接道,“陛下,不如就让伊慎和曲环那两个老鬼领兵西进,也来助战吧!他们两个调教出来的人马。绝对差不了。他们一来,我军在飞流野泽的人马就要增至二十余万人。再加上马勋、史敬奉地兵马,算起来也一点不比赤松德赞的少了。

    这仗打起来,也就更有把握。”

    “不。暂时没有这个必要。”萧云鹤说道,“伊慎与曲环固然是良将,朕对他们的能力从来就没有过怀疑。只不过,现在调一师从关中西进,少说也要一两个月才能赶到。这一两个月,我军要消耗多少钱粮、浪费多少战机?再说了。龙骧卫是大齐地未来庭柱,朕不想拔苗助长。四年了。朕好不容易才拥有了一支像样的龙骧卫。暂时不想拿他们来冒险。再说了,赤松德赞的三十万大军。在朕眼里没什么大不了。眼下朕就用手中的人马来对付他,绰绰有余。”

    李光进和楚彦各自心中一喜,神情就变得兴奋起来。因为他们了解皇帝。皇帝是一个从来不喜欢吹牛皮、也不轻易表态的人。既然他说赤松德赞的三十万大军没什么可惧,那就表示他定然有了破敌之法。

    萧云鹤又向乌重胤询问了一下国都的各项情况,各方各面都作了详细地了解。皇帝出征的这大半年时间以来,国都还算安宁。太上皇老头依旧每天上朝,尽职尽责的当着他的傀儡监国皇帝。宰相武元衡和陆贽之间配合得越来越融洽。整个朝廷在他们的领导之下,就如同一台运转顺畅的机器,有条不紊。上一次萧云鹤钦点的科举三甲柳宗元、刘禹锡和白居易,都被武元衡下放到了地方州县,从小吏做起慢慢积累学识。没几个月,这三人所在的州县都民生得治农桑齐整,得了一致好评。武元衡对自己栽培的这几个门生要求也异常地严格,国都城内都远近闻名。另外有一项重要的人事变动,萧云鹤比较地感兴趣。那就是,当日被派往淮西蔡州担任刺史地裴度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