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章 结束即开始-《神皇纪元》


    第(1/3)页

    过了许久,怒吼声方才停歇。

    萧云鹤拔剑上扬指向苍穹,大声说道:“永远记住,你们是大齐皇帝御驾亲率的王者之师,必将战无不胜!”

    “王者之师,战无不胜!——”

    千层怒涛一般的怒吼声,再次回荡。半空中的流云似乎也惊骇的飞走远遁。远在数十里之外的吐蕃人,几乎都能听到了。

    此时,赤松德赞正闷坐在大拂庐里,看着战场上捡回的论莽热的大刀与头盔发呆。

    一名近侍轻巧巧的走进来,在赤松德赞身边说道:“赞普,齐军似乎正在进行大阅兵。李漠亲自上台鼓动士气。”

    “知道了。”赤松德赞摆了一下手,示意侍人下去。

    站在一旁一直不敢吭声的尚结赞,上前拜了一礼说道:“赞普,看来李漠是想与我军进行大决战了。”

    “是人都知道。”赤松德赞漠然的说道,“他的两路援军已经连续破了我六道防线,围逼飞流野泽而来;前日一战,我军先锋大将论莽热被斩士气低落,而他正士气如虹;西川韦皋一路人马斩关夺将已经抢渡怒江成功,攻下墨脱城深入我高原腹地直接威胁到了都城逻些。这样大好的局面下,他当然要总攻了。”

    尚结赞听到这些,心里一阵颤悠,好不容易沉住了气,说道:“赞普,那我们该如何应对?”

    赤松德赞从卧榻上坐起身来,眼睛看向虚无的帐外,一字一顿的说道:“迎上,战——之!”

    尚结赞轻轻的颤抖了一下,再不敢说话。其实今天的这个局面,他早就有所预料了。很早,赤松德赞就做出了放弃一切固守飞流野泽的决定。就是要集中一切优势力量与李漠决斗。

    当这一天终于要来临时,尚结赞却发现,赤松赞普和整个吐蕃,只剩飞流野泽最后一个赌本。

    三天以后。

    马勋与史敬奉两路兵马的动向,已经无须派快马密使向皇帝通报情况。因为西征军已经差不多与马、史二人的军马连成了一条大战线。彼此严丝合缝的将赤松德赞包围在了飞流野泽百里疆域之内。

    史敬奉一路,从鄂陵湖、扎陵湖横穿而入,掠过格尔木,完全切断了赤松德赞与高原内陆的联系;马勋一路,则是强渡黄河横扫吐谷楚彦,从积石山脉以东杀奔过来,在赤松德赞大军西南侧形成了合围冲击。

    萧云鹤将的大军,也由城军屯向前推进了六十余里,驻扎在了松白原以北、靠近青海湖的地带。

    这样一来,萧云鹤、马勋、史敬奉三路人马,形成了一个铁三角姿态,将赤松德赞的大军包围在了腹中。西北又有青海湖这个天然屏障,赤松德赞已经宛如笼中之鸟。

    众将惊讶不解,为什么赤松德赞就这样轻易的束手待毙进了包围圈,而没有作任何的挣扎。其实,只要他全力攻打一路,至少可以撞破史敬奉或是马勋的战阵突围而出,大可不必坐等被包围进来。

    萧云鹤为众将解惑:“赤松德赞这样做,大概是出于三个目的:其一,飞流野泽地势对他有利,易守难攻。一但他放弃该地,想要再夺回就难于登天了。其二,他三十万大军的补给辎重非常庞大。人马容易突破,粮草辎重却是难于行动。就算他的兵马能够突围而出,带不出粮草辎重,他的人就要活活饿死、冻死在雪域高原上;其三。基于以前两点,赤松德赞现在不突围采取一个固守姿态,是想要绝地反击。他想用生存地危机激发将士们的斗志,来个破釜沉舟背水一战。他毕竟有三十万大军,我军无论如何不敢小视。倘若真的这时候发起总攻与他拼个死活,正中他的下怀。”

    众将一起问道:“那我军该当如何?”

    萧云鹤淡然一笑:“围而不攻,令其自溃!”

    李光进瞬时醒悟,拱手一拜赞道:“陛下高明!敌军孤守穷地,总有粮草用尽的一天。到时候。他士气必然大跌军心散。”

    萧云鹤点了一下头表示认可,说道:“朕早就说过了。飞流野泽一役,不仅仅是军事上的较量。更是大齐与吐蕃综合国力的大比拼。现在大家都看到了。赤松德赞明明知道要被包围也不敢突围,就是因为吐蕃的所有东西他都带到了身边。兵马、粮草。甚至可能还有女人和财物。他能逃到哪里去?千万里雪域高原上,已经没有供他裹腹的东西了。所以,他无可奈何只能困守孤地准备做最后地绝地反击。从大的战略上讲。我军是必然胜利的。因为大齐日渐强盛,已经远远盛过昔日不可一世地军事强国吐蕃。但是,在战术的安排上,我们仍然要小心谨慎。因为任何一个小地闪失和疏漏,都有可能酿成兵败,致使功败垂成。马勋与史敬奉已经与我军联成一线,彼此之间的联络容易许多了。韩朝中,朕这里有两封亲笔信,派人送去交到他们手中,叮嘱他们务必按照信中所说的办事。不可有半点闪失。成败在此一线之间。”

    “微臣遵旨。”韩朝中小心翼翼地接过了萧云鹤的亲笔信。马上出帐办事了。

    过了一会儿,楚彦又说道:“陛下,赤松德赞的粮草总有耗尽的一天。可是我军……消耗也是异常的巨大啊!前不久乌重胤将军送来粮草。可以说是历尽了千辛万苦。数万石粮草送到县,几乎消耗了粮草本身三十倍价值以上的人力物力。迁延日久。我大齐也几乎会被虚耗殆尽。”

    萧云鹤拧了一下眉头,坚决果断的说道:“就是大齐天下所有人都砸锅卖铁,朕也必须要打赢这一场仗。消耗受损的元气顶多三五年就可以康复;但是吐蕃问题,却是困扰大齐百余年的顽症痼疾。大家都是为将之人,见多了负伤的将士在疗伤时地情景。许多将士四肢受了重伤。为了救得性命不得不踞掉手足。相比而言,消耗些许钱粮、损失一些元气,又能算得了什么?如果能彻底解决吐蕃问题,将是泽披华夏九州子孙万代的大好事情,一劳而永逸。众位说一说,这点本钱投得值不值?”

    众人一起拱手拜道:“值!”

    “那好!”萧云鹤意气风发,大声说道,“就请众将随朕一起,放开手脚大干一场!记住,我们是在干一件有着非凡历史意义的大事、造福华夏子孙万代地大事。任何不必要的顾虑全部抛开!飞流野泽,就让它成为我们建立不世勋业地地点!”

    “末将得令!”众将一起大声应诺,心中都油然而升一种优越的自豪感与强烈的使命感。

    西征军军营四十里西南方向,马勋的大军正在整休。

    大将马勋已经解了战甲坐在帅帐里,捧着皇帝的一封亲笔信细读。读罢后,他忍不住哈哈的大笑。

    近侍副将上前问道:“大都督何故发笑?”数年前萧云鹤改组军制,马勋就任梁州都督,成了山南道一带最重要的军事将领。

    “时隔数年之后,再次效命于皇帝麾下征战。本将心中当然高兴了。当年大金川之战,是本将这一生打得最酣畅淋漓的战争。”马勋抚了一抚近几年才长出的黑须,说道,“刚刚本将还在犹豫,接下来该怎么办,要不要先去一趟陛下的军营里讨个钧命行事。没想到,陛下的旨意就先行到达了。传令下去,深沟高垒休整兵马,任凭吐蕃人如何骂阵,不许一兵一卒出战。日夜巡哨提高警惕,谨防吐蕃人突围或是劫营。”

    “末将得令!”

    副将应了一声,马上疑惑道,“可是将军。我军费尽千辛万苦斩关夺寨好不容易才突击到了

    如今士气正旺为何守而不战?”

    “不必废话,照办就是。”马勋折起皇帝密诏小心的放进了怀里,说道,“皇帝陛下行事,历来高深莫测,不是我们能猜透,也不是我们该去揣测的。”

    “哦,那末将马上去传令……”副将愣了一愣。走了出去。

    马勋脸上却是扬溢起激动地笑容,忍不住自言自语道:“皇帝陛下如此成竹在胸,此战必胜!”

    没过多久。西营史敬奉也接到了皇帝快使送来的军令。他迫不及待的拆开来看,马上也派人传下令去。同样的深沟高垒避而不战。同时,他还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死守飞流野泽与格尔木、天山之间的通道。严防有吐蕃援兵杀进来。或是有飞流野泽的敌人突围而出。史敬奉马上做出了安排,调出数千名精锐的将士沿途设下了多重岗哨,布下弓楼箭塔无数。只要有兵马通过,马上就会被射成刺猬。

    一张铺天大网,已经笼罩在了赤松德赞和他麾下的三十万大军头上。

    此时的赤松德赞,却如同往常一样半躺在卧榻上,微眯着眼睛看着帐外青蓝地天空发呆。尚结赞站在一旁,却如同脚底下着了火,很有些局促不安。他隐隐感觉,莫大的危机就要降临!

    半晌后。赤松德赞长长的吁了一口气,说道:“尚结赞,你在慌什么?”

    “哦……不!微臣没有慌张。”尚结赞马上卑颜说道。“只要有赞普在,微臣就没有什么好慌张地。”

    赤松德赞扬起嘴角笑了一笑:“尚结赞。你知道你为什么当了这么多年的大相,一直没有被撤换吗?虽然你胆懦、无能,近些年来还变得越来越糊涂,也不太忠心了。”

    尚结赞惊骇地一愣,慌张的跪倒下来:“赞普明鉴!微臣对赞普的忠心,可昭日月!”

    赤松德赞无所谓地摆了摆手:“起来吧,别这么紧张。当年第二次飞流野泽一役后,我就从来没有想过再杀身边的大臣。此刻,我也没有为难你的意思。你就回答我刚的问题罢。”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