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百二十六章 纵横决荡(一)-《崇祯十三年》


    第(3/3)页

    说着朱平槿一夹马腹,黄骠马箭一般射了出去。

    朱平槿的自信很快就得到了证实。

    前面接连传来消息:警卫骑兵在前面废弃的庄子里抓住六名流窜的土暴子。土暴子挖出了一个藏粮的土窖,正在兴奋地挖第二个、第三个……不想被突然出现的骑兵捉了现反。

    土司兵的收获更大。他们在岳池水右岸放火烧芦苇,一下烧出了两百多名逃难的百姓。

    朱平槿叫来辎重营监军李用敬吩咐道:“李先生,请你带上一个警卫班,前去收容这些难民!百姓可能饿坏了,骑兵都带上些吃的。记着,百姓惊恐,对他们要温言软语!”

    “学生遵旨!”李用敬在马上一拱手,“学生将他们带往何处?”

    前面可能还会发现更多的难民或者土暴子,既不能让这些难民留在当地,也不能留在军中看管因而消弱兵力。

    “此处不可久留,要让百姓尽快顺岳池水走到定远,河上有哨船可以接应。到了之后……”

    “先行隔离甄别!”李用敬硬邦邦地回答朱平槿,“防止土暴子混于其间!学生准备将他们船运嘉陵江西,等甄别完了再行处置!”

    “好!有劳先生了!”朱平槿笑容满面,丝毫没有以君临臣的架子。

    这个李用敬是田骞好友,两人性格作风却是大不相同。李用敬与他被罢官的父亲一样,是个很正直的人。他的性格如同人品,一样的刚直,说话容易得罪人,在官场上不会有什么前途。不过他与魏干相处倒还和睦,这让朱平槿少了些担心。朱平槿打算等收复了定远、岳池,就让他转任本地父母。辎重营的部分士兵随同他一起转任,屯田垦荒的同时充实地方护庄队。这些来自仁寿县的庄户,将是他最好的士兵。

    国家必将重建,文明必将复兴。

    未来依靠谁?

    单纯靠打仗的不行,单纯靠挣钱的也不行,否则早晚还是一场辫子戏,或是一场不是辫子戏的辫子戏。

    正直和善良才是文明永恒的支柱。用百姓的思维通俗理解,要靠孔孟所称的“仁义”。

    注一:随着小麦、玉米、高粱等旱作农业的快速发展,拥有大面积浅丘地形的蓬州、营山、广安、合州、岳池、定远、铜梁、安居、大竹、邻水等州县,从清朝开始成为四川省第一流的农业大县。而岳池、合州、铜梁等地的农业在明末时已经非常发达。如《合州志》记载,万历年间合州的田土27.5万亩,粮额约2.8万石;铜梁县的田土24.3万亩,粮额约2.3万石。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