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章 、超脱之道(七千字大章)-《长生从领悟道经心法开始》


    第(2/3)页

    看起来他们似乎早早的就接触并利用了。

    可利用是一回事,掌控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之所以能够利用,是因为他们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前人告诉他们,哪些灵物具备强大的道韵,哪些能够用作补充,后人就按照他们说的做。

    实际上,除了少部分感知敏锐的修士以外,大部分人根本就感受不到道韵的存在,只能感受到灵物中的灵气或者其他的什么东西。

    其实还有不少人将道韵和法则混淆,错的更是离谱。

    法则之力同样是天道运行规则的一部分,本身也具备独特的道韵,和沙子或者野兽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修士从紫府期开始尝试感悟法则,到金丹期便能完全掌握。

    再想往前走,突破那道天堑,就必须壮大自身的道韵,就像突破金丹期需要补全自身五行道韵那样。

    但两者之间却又有天差地别。

    金丹期就像是一个小瓶子,人体本身的道韵便填了大部分,剩下的缺口只需要几件灵物的道韵就能填满,这本质上是一种取巧的方式。

    不用灵物的道韵补全,就需要自己去感悟道韵,在紫府境界,这是极少部分天才拥有的专利。

    而这其实就是【一元金丹道】,极致升华,返璞归真。

    以往的古修士用的便是以这种方式修炼,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返虚,三个阶段便将长生之路概括。

    感受不到道韵的修士,会永远停留在第一个阶段,大概就是现在炼气期到紫府期的程度。

    而后面有人取了巧,以灵物道韵补全了这一部分,让这些人的上限达到了金丹期,也拔高了整个人族整体的实力。

    达到了金丹期,无论是实力还是寿元,都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是继凡人入道之后人生中第二个重大变化。

    这两个变化分别对应古修士的炼精化气以及炼神返虚两个阶段的入门。

    要知道,在没有这个方法的古纪元,你要是能够拥有金丹期的实力,就踏进了修行的第二阶段,地位几乎堪比现在的元婴真君。

    可再往上想要取巧就很难困难了。

    金丹期只是一个小瓶子,努努力也就填满了,元婴期却是一口大湖。

    没错,直接从小瓶子变成了大湖。

    这已经不仅仅是靠炼化灵物就能够达到的了,这样的造法,哪怕是圣地也供不起。

    因此,想要突破元婴期,能够自行感受到天地道韵并将其炼化用以壮大自身是最基础的条件。

    只有填满了这一口“湖”,你才能突破元婴期。

    这就要拼天赋了,也就是大势力极为看重的悟性,虽然形容的不是很准确。

    金丹期之前修炼的快那不是真天赋,因为各种“取巧”的办法有很多。

    以古人的目光来看现在的金丹修士,其实也就是处于第一阶段的货色,因为绝大部分都是取了巧才进入第二阶段的,境界和实力是真的,但天赋就不一定了。

    本身没有感悟道韵的能力,永远都无法更进一步。

    这也是绝大部分金丹修士正在面临的困境,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他们走到了本不属于他们的位置。

    许多人就算修炼到了金丹大圆满,终其一生也无法触摸到元婴期的门槛,准确的说是这扇门都不会出现在他们面前。

    【五行金丹道】让许多本应该停留在第一阶段的修士走了捷径,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修炼结构的失衡。

    若是重新将修炼体系划分为三个阶段,当下的人族修真界,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人口基数远远大于古纪元,不过比例相差不大。

    按照这个规律,当下处于第三阶段的强者数量应该远高于古纪元才是,毕竟人口基数摆在那里。

    可事实是。

    第三阶段,也就是化神期及以上境界的强者整体数量虽然是高于古纪元,可那是人口基数堆上去的,比例相差数倍之多。

    金丹真人很常见,贫瘠如边陲之地,一个修真界也能有好几个。

    可元婴真君却是凤毛麟角,比例完全失衡了。

    阵道学宫的这个比例放在整个人族修真界那还算好的。

    就像阵道学宫,金丹修士哪哪都是,元婴真君到目前为止,他看到加听说的也就一手之数。

    对于小势力来说无所谓,可对于大势力来说就不一样了,资源是有限的,他们必须从众多金丹修士之中,精准的分辨出,到底哪一部分拥有突破元婴期的潜力,也就是常说的元婴种子。

    在万象宫,修炼到金丹大圆满的修士将自动成为护法,可护法之中只有屈指可数的几个人能成为元婴种子,【地婴灵果】这样的宝物只有他们能够使用,其他人看都别想看一眼。

    因为给他们纯属浪费东西。

    当然,剩下的也不会就此放弃,正所谓勤能补拙。

    他们和那些天生就能感应道韵的天才比不了,可只要从小灌输相关概念,并进行针对性的提升就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来改变这一点。

    是故,在底蕴深厚的大势力之中,往往会有那么一个地方,既能够检测一个人是否能够感应道韵,也能帮助不能感悟道韵的修士进行提升。

    就比如眼下的万阵洞天,学习阵法只是表象,这万阵碑林之内的范围,存在着一个类似于“放大器”的东西,可以增强物质的道韵,能够有效帮助那些无法感知道韵的修士逐步建立感知。

    反言之,原本就能模糊的感应到天地道韵的修士,在这样的环境下能够进一步提升,感知越强,越能够捕捉天地间的道韵,不仅能够快速的将那口“大湖”填满,还能增强神通威能等种种附加的惊喜。

    这是独属于大势力的“取巧”方式。

    阵道学宫的万阵洞天更是最顶尖的那一批。

    要不是具备这样的神奇效果,也不会有那么多人削尖了脑袋缴纳一大笔贡献点换取通行证了。

    若仅仅为了学习阵法,摘星楼想要什么阵法没有,何必来这受罪。

    以宋长生造成的贡献,本来是不够进入资格的。

    可映月真君看在他主动为摘星楼留下传承的份上,再加上他个人出色的天赋确实值得进行投资,经过综合考虑之后,才送他的这一桩机缘。

    不过,这也不是映月真君的全部目的,这除了机缘以外,更是一场考验。

    如果宋长生能够感应到法则,就说明他拥有突破到元婴期的潜力,未来还能视情况再追加一些投资,要是没有,等他走出万阵洞天的那一刻,这段缘分也就随之终止了。

    宋长生刚开始就觉得映月真君此举可能另有深意,只是一直没有猜中,直到进入这万阵碑林之中,结合李成俊在路上跟他说的那些,那一层模模糊糊的窗户纸终于被他捅破了。

    “原来……这就是阵法道韵,难怪总有种熟悉的感觉。”

    他进入此地的一时间就感受到了法则道韵的存在,只是因为他的脑海之中并未形成完整的概念,这才感到有些疑惑。

    之所以会有熟悉的感觉,除了他本身就是那一小撮天生感知敏锐的幸运儿以外,玉漱真君在他脑海中的那部分记忆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传承的重要性就在于此,那些出过元婴真君的势力的弟子,他们天生就有这方面的传承和概念,就算本身不具备这个条件也会想方设法搞清楚。

    有这方面天赋的修士从一开始就能得到重点培养,还能提前将有限的资源提前进行分配。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