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商改之议-《开局推倒宰相千金,我被流放岭南》


    第(3/3)页

    然而,改革目前仅在岭南生效,这让那些对岭南贫穷印象根深蒂固的商人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这时,又有一名商人询问道:“敢问萧大人,按照商业改革中直系三代内不得经商的条例,我的子女若是在岭南为官,我可否在岭南之外经商?”

    萧景也给出回应:“商税改革只针对岭南之地,出了岭南便以大隋律法为主,不过若是你的子女在岭南为官,你便不得贩卖岭南产品。”

    听到这个回答,商人喜形于色,紧接着又问:“我有一好友,名为洪复,我过年时与他相聚,听闻他将弟弟安置在南海书院读书,敢问萧大人,我们这些商人也能进入南海书院这等官学读书吗?”

    萧景点头答道:“无论是商人的家人,还是其他身份之人的家人,都可以进入南海书院读书,即便是罪犯的子女,也不例外,虽然罪犯的子女不得入仕为官,但他们仍然可以通过读书谋求一份差事,来养活自己。”

    稍作停顿后,萧景继续说道:“王爷曾三令五申,岭南要公平对待每一个人,商人是国家的血液,血液只有流动起来,才能为国家带来生机。”

    “商人,在岭南与士农工三民没有区别。”

    这是很大胆的一句话,会招来儒家的斥责,但萧景根本不在乎,杨斐也不在乎,整个岭南都不在乎。

    随便你斥责,随便你上奏。

    岭南我说了算,有本事你就把我节制岭南的权力收回去。

    你看到时候岭南百姓愿不愿意?

    天底下的商人又愿不愿意?

    反正我只在岭南搞这一套,出岭南半步,我都不说这话。

    “谢萧大人解答,我已无疑虑。”

    萧景含笑点头示意,接着又扫视了一圈台下,正好看见王乔起身。

    “萧大人,关于商税的收取标准,是否有可能稍作宽减?”王乔问道。

    杨斐所立的收税标准,对于五姓七望这样的商业大亨而言,犹如利刃割肉,他肯定要站出来提一提此事。

    其余五姓七望也看向萧景,等着他的回答。

    萧景早有准备,他神态从容,抛出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王东家,纵观天下四民,何以唯独商人地位最为卑贱?”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