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昨日,太子召吏部尚书黄大人进宫,得知此事的众大臣也纷纷请求入宫拜见陛下,皆被顾相劝回。” 杨仪听后,嘴角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意:“顾渊这狐狸,跟随朕多年,倒是能猜出几分朕的想法。” 曹忠附和道:“顾相乃陛下左右臂膀,自当为陛下分忧。” 杨仪似乎未闻,他的视线透出一丝深邃,接着询问:“黄德入宫后,太子有何异动?” 曹忠迅速回答:“太子派人前往城外的枯荣寺,邀请寺中高僧为皇后举办法事,以祈求皇后娘娘安康。” 杨仪略作沉思,对杨恒的动机已了然于胸。 “让黄德与太子联姻,如今看来倒是一步好棋。”杨仪笑道。 杨仪并不反感杨恒通过这种方式来展现其对皇后的孝心,虽然此举有一定的作秀成分,但这也体现出了一位明君应具备的特质。 何况,杨恒能够听得进臣子建议。 不仅一改此前的娇纵,还能虚心接受臣子的意见,以举办法事的方式来彰显自己的孝心。 这桩联姻让太子有了显著的成长,确实是一步好棋。 杨仪并不关心杨恒对自己有没有孝心,因为他对先皇的孝心也乏善可陈。 生在皇家,这是必然的。 大隋江山是否是由一位明君继承,这才是最重要的。 目前看来,在黄德调教之下,杨恒已初步具备明君之相。将大隋的基业交给杨恒,他心中无忧。 曹忠只当没听见皇帝这句话。 “烧了吧。” 片刻后,曹忠耳旁传来陛下的声音。 曹忠立刻走到桌前,将所有的纸张捡起,放入炭盆中。 火焰迅速燃起,将纸张化为灰烬。 随后,杨仪传旨道:“今夜朕与皇后要宴请朝廷四品以上官员及其家眷,共赴宫中晚宴。 原本大年初一当晚就要举办的宴席,直到今日,方才定下。 但这就是杨仪。 一位从不按套路出牌的皇帝。 “是,陛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