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而且,自从太子与顾相的千金解除婚约之后,顾相与太子之间就似乎断了联系。 这种情况颇耐人寻味。 常理推断,皇帝与顾相阻止赐婚楚王,似乎意在让楚王无法延续楚王封号,太子理应对此表示赞同,日后可省去削藩这件麻烦事,可你这位吏部侍郎开口,情形又不一样了。 太子是想楚王封号继续存续下去?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高文轩的发言与廖冉的表态概念可完全不同。 礼部对皇帝忠心耿耿,并未急着站队太子,且礼部并非铁板一块,高文轩的上奏显然连夏览这位礼部尚书都不知情,至今还是满头问号。 然而,吏部却有所不同。 吏部尚书黄德早已流露出有投靠太子的迹象,赐婚旨意一下,几乎就是捆绑在了一起。 部门最高长官都站队了,下面的人想不站队? 早就被清理门户。 所以,廖冉的开口定是黄德授意,意在促成楚王纳妃,或者说收回楚王节制岭南的权力。 虽然众臣尚不清楚促成楚王纳妃对太子具体有何益处,但朝臣们均认为太子定能从其中获得某种好处,这种好处大过楚王封号延续下去。 至于楚王拒绝陛下赐婚。 那便能直接顺理成章收回楚王节制岭南的权力,太子估计会更高兴。 总而言之。 廖冉这时开口,显然意有所图。 顾渊心中掠过一丝惊澜,他已经完全确定高文轩上奏是太子授意,再用廖冉配合高文轩,逼迫楚王陷入抉择的困境。 赐婚,不可能赐自己的女儿。 既然楚王妃不是自己女儿,以自己女儿的身份也不可能屈尊降贵去给楚王当侧妃。 那么自己与楚王的关系也就断了。 而若楚王拒绝赐婚,违抗圣旨。 后果更是难以预料,轻则收回对岭南的节制权力,重则亲王爵位被削,从此沦为平民。 无论结果如何,对太子而言都是利好之局,他坐享其成,毫无风险。 这一手谋划,当真厉害。 楚王,麻烦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