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那便是父皇在先帝面前足够老成稳重。 大隋从高祖皇帝开始,便强盛无比,后世皇帝按部就班下去,维持住高祖皇帝的基业便可。 不怕你没能力,就怕你有点能力却好大喜功,做了皇帝后瞎搞一通,将大隋基业毁于一旦。 因此,相较于其余爱表现的皇子,他的父皇,这位办事稳重,令人放心的皇子,在先帝眼中才是最适合登基之人。 杨恒清楚自己拥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且父皇已为自己铺平道路,根本无需做太多事情,保持住稳重即可。 再一思索黄德之言,杨恒发现字字珠玑。 你一个岭南拿什么造反? 给你一百万人,你都成功不了,自古就没有北伐成功的先例。 这一刻,杨恒如梦初醒。 杨恒本就是一个富有心计的人,绝非愚昧无知之辈,经过黄德一番肺腑之言的劝解,他幡然醒悟。 黄德微微一笑,太子能够及时醒悟为时不晚,他这位太子党一把手,也就心安了。 “殿下可考虑以藩王不可无王妃为由,请陛下下旨,为楚王赐婚,以此观察局势变化。” 黄德说完,杨恒眼中精光一闪。 “妙啊,黄大人不愧是朝廷肱骨,此计必能令我那三弟如鲠在喉,如坐针毡。” 他可是有黄德都不知的内幕消息,并且知晓顾渊和杨斐走的很近,那给杨斐的十万灾民,都是由顾渊一力促成。 再加之,顾明珠曾经亲自送别杨斐。 很显然,这位宰相为了女儿的幸福,有意将女儿许配给杨斐,而顾明珠似乎也并不排斥。 若是能让父皇下旨赐婚,被赐婚之人绝不可能是顾明珠,如此也算破坏了顾渊与杨斐的联系。 对他而言,此举百利而无一害。 即便此事不成,也能恶心一下杨斐,让杨斐自乱阵脚,出口恶气。 这时,黄德提及了另一件事。 “殿下可知最近大兴城内忽然出现一种糖?” 杨恒听闻此言,感到有些疑惑:“糖有何稀奇之处?若黄大人喜欢,我这里倒是有不少饴糖,尽管拿去。” 黄德摇摇头,神情严肃:“殿下,这糖非同一般。”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