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陈庆反应过来了。 从张大彪的名字来看,就知道此人并不是什么世家大族出身。 能够成为吏部尚书,掌管天下所有官吏的考核评级与晋升,足以看出陈尚远对他的信任了。 就在这时,赵公公突然冲进了阅卷室。 “别想让我通知大家,召开大朝会!” 陈庆皱起了眉头,看样子薛坤的弹劾似乎有了效果。 半个时辰后。 陈尚远看着匆忙赶来的文武百官,脸色严肃。 站在他面前的薛坤,反倒是一脸得意之色,扫了一眼身旁的陈庆。 “各位!大家应该都知道经义乃是圣人留下来的财富,对于经典的注释三百年前的大学士许子期,为所有的经书典籍做了注释,已经解释得非常透彻了。” “我们大梁世世代代沿用至今,从来都没有变更过!没想到陈庆的家伙竟然妄图更改典籍的注释!” 薛坤滔滔不绝,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把陈庆对策论考题的解释说了出来。 听完之后,就连许多保持中立,并非世家大族出身的官员们,都觉得沉浸此事做得有些过分了。 “关于经书典籍的注释确实不可随便更改啊!我们已经统一了天下文人士子的思想标准,若是横加干预的话,恐怕会引来致命的后果。” “没错,当下的典籍注释已经是最契合我们大梁发展的了,按照安王殿下民贵君轻的思路来解释这句话,确实非常不妥。” “何止是不妥,陈庆分明是把陛下放在那些贱民们之下!此等险恶的用心,难道不应该将其斩杀吗?” 说什么话的人都有。 甚至有不少官员主张直接将陈庆斩杀,以儆效尤,稳定天下文人的思想。 陈尚远当然不可能将自己的亲儿子杀死,更何况陈庆的所作所为,完全是针对世家大族。 只不过他说出来“民贵君轻”这句话,多少触怒了陈尚远。 “够了!” 看着如同菜市场一样争吵的朝堂,陈尚远愤怒地吼道。 “你先说说,为何会打算更改经典的注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