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 赏罚之道-《东晋:我的权臣父亲》
            
            
            
                
    第(1/3)页
    桓熙在回到长安以后,也不是什么事都不做,至少,他今天就带在阿满出城,要往军营里走一趟。
    “立法施教,莫大于赏罚。
    “赏罚者,国之利器,而制人之柄也。”
    这是北齐刘昼在《刘子》一书中的原文,如今被桓熙拿来教导阿满。
    桓熙说着,又提起了《韩非子·二柄》里面的记载:
    “明主之所导制其臣者,二柄而已矣。
    “二柄者,刑德也。
    “杀戮之谓刑,庆赏之谓德。
    “阿满,赏罚将士,需得亲力亲为,万不可假手于人。
    “将士们吃谁的粮,领谁的赏,自然会毫不犹豫的选择拥护他。”
    阿满若有所悟的点点头。
    桓熙今日带他前往军营,就是为了给将士们颁下赏赐,同时也让阿满瞧一瞧,自己是如何与将士们相处的。
    索遐身为银川单于台左辅,已经提前离开了长安,但是三万河西鲜卑,五万河套将士,仍在长安城外驻扎,等着领赏。
    总不能让他们辛苦一趟,却两手空空的回家。
    桓熙一直以来,都将赏赐分为功劳与苦劳两个部分。
    有功固然可喜,不过,只要听从桓熙的征召,即使白费功夫,将士们也能有所收获。
    只有这样,他们才会积极的响应征召。
    譬如,河套五万将士辛辛苦苦从银川走到河东,走了上千里的路,虽然没有派上用场,但是他们的付出必须有所回报。
    否则,桓熙再有战事要用到这些仆从军的时候,河套各部或许不敢违抗,但也别指望他们能有多么的积极。
    若是在战场上出工不出力,最终吞下苦果的还是桓熙自己。
    当然了,桓熙虽然拿下了盐池,从此能够坐收盐利,但河东郡的战事才刚刚告一段落,盐池的生产也才恢复不久,短时间内,无法实现盈利。
    同时由调动的兵力太多,河西鲜卑、河套鲜卑、铁弗匈奴等仆从军要赏,而战兵主力更是不能忽视,因此,桓熙也不可能像出兵前凉时的那样,去厚赏将士们的苦劳。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