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和亲-《和亲女人乱宫闱》


    第(2/3)页

    回纥是聚居在北方及西北边塞的游牧民族,自立国以来,一直与大唐交好,帮助大唐抵御吐蕃及西域的进攻,并且一直依附大唐为尊,受封于大唐皇帝。

    李亨采纳了郭子仪的提议,决定向回纥借兵。

    由于抽调了边防兵力,边疆不稳,吐蕃随时会进犯,再加上,太上皇在蜀中还有一定的势力,李亨自立为帝,地位并不牢固,总有些心虚,他急于建功立业,以安稳人心,所以,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平定叛乱。

    李亨派使者致书回纥英武可汗,许诺,若是收复长安,洛阳城内,子女玉帛,悉归回纥所有,以此做为酬谢。

    原本是打算长安的,后来担心长安百姓会死守长安,所以改为东都洛阳。

    英武可汗在巨大的利益下,毫不犹豫,派遣太子叶护亲自带兵,参与战斗。

    有了强大的外援,两面夹击下,安禄山溃败逃走。

    后来被其子所杀。

    史思明也被其子史朝义杀害。

    肃宗如愿收复了长安,及大片失陷的土地,坐上了梦寐以求的金碧辉煌的皇帝宝座。

    三

    回纥人按照与唐肃宗李亨事先的约定,开始了对洛阳的疯狂洗劫。

    如此合法的洗劫,是大唐史上从来没有过的耻辱。

    回纥人一向生活在草原蛮荒之地,见到这繁华都市,如在天上。

    对于财物,掘地三尺,绝不放过。对于男人,不论弱壮,见了就杀。对于女人,无论长幼,悉数奸淫,无一疏漏。

    大批的妇女孩子逃往寺院躲避,闭门不出,惹怒了回纥人,他们放火焚烧,将寺庙烧为白地。一万多人,人肉焦味,十里可闻。

    回纥叶护太子心满意足地告辞的时候,除了要求大唐每年资助两万匹绢之外,又转达了了英武可汗的一个要求,那就是,英武可汗的可敦(王后)最近死了,想要皇上把公主嫁给他做可敦。

    李亨望着叶护太子似笑非笑的面容,吃了一惊,但随即很爽快地答应下来,答应随后就派公主和亲,并且将大将仆固怀恩长女嫁与可汗尚未娶妻的次子登里为妻。

    叶护太子得意洋洋满载而归。

    肃宗想到了,自己那嫁不出去的女儿宁国公主。

    公主寡居,正是一个合适的人选。

    虽然仍然可以象前朝那样,派个宗室女冒充公主出嫁,但是,肃宗不想那样做。

    他实实在在的想笼络回纥,借以维护自己的统治。毕竟,只有真正的公主才能得到可汗的重视。

    前朝,有许多和亲女子,一旦被得知不是真公主身份,有的立即遭到扑杀以泄愤。

    宁国公主是唯一未嫁的女儿,是和亲的不二人选。

    想到这里,肃宗决定亲自向女儿开口。

    宁国公主听了父皇的话,心里一片凄凉。让自己远嫁不毛之地,这就是父皇给自己的最好的安排吗?

    宁国公主哭了。

    肃宗鼻子发酸,虽然是一副商量的语气,但是却坚定不容反驳。他拍拍女儿的肩膀,说道:“身为大唐公主,维系江山社稷的稳固,比什么都重要。从古至今,你也不是头一个。你就算为国尽忠,为父尽孝了吧。”

    宁国公主无话可说。

    和亲,是每个皇族女子随时降临的命运,无法摆脱。就算是鼎鼎大唐,也要靠女人维系平安。

    一入边塞,终生无家。

    宁国公主对未来充满了未知的恐惧。

    “我还选了姝儿为媵,陪你一起嫁过去,你好有个伴。”肃宗说。

    姝儿?堂妹姝儿?那可太抬举回纥可汗了。

    宁国公主一声叹息。那么美好的姝儿,二八年华,正当妙龄,不比自己,已经二十四岁,还都已经嫁过两回了。

    和亲惯例,自战国起始,凡嫁公主做正室,一般都是由妹妹或近亲做媵,互为依靠。还有一层重大意义,也就是做媵唯一的好处,一旦正室死去,就会优先被立为继室,以便继续维系两国的婚姻关系。

    不是姝儿,也会有别人。

    姝儿若是知道,不知会怎么难过呢。宁国公主想。

    做媵,对于一个郡主来说,姝儿可是太委屈了。

    四

    令姝儿真正难过的,还不是做媵,而是,另有原由。

    她心里,有了心上人,只是,那个人自己,还不知道。

    有一次,皇叔汉中郡王李踽(ju)来家中找荣王李琬,李琬正在和两个女儿蹴鞠。

    蹴鞠始自春秋,至唐朝时,已经普及到几乎人人爱玩的地步。姝儿尤其喜欢。

    那日,姝儿正在和妹妹踢球,李琬在一旁饶有兴趣地观看,忍不住也加入进来。

    三人对踢,称为场户。

    姝儿兴起,一脚踢高,故意令父亲踢不到。正是,蹴鞠屡过飞鸟上,秋千竟出垂杨里。

    那球儿高起低落,不巧砸在一个人身上。那人冷不防被突然袭击,吃了一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