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四章 削藩-《神皇纪元》


    第(3/3)页

    武元衡沉默无言,一声不吭的离开了弘文馆。他毕竟还不是宰相,并不属于这里。陆贽和薛存诚等人,也分别离开了弘文馆,各自回了门下省和尚书省。“我们也走吧。”李晟约马燧一起走出了弘文馆。二人几乎是异口同声的问出了一句:“皇帝怎么让武元衡挂帅呢?”然后二人对视一眼,各自满脸的疑惑。

    马燧摇了摇头:“在下是想不通的。良器兄,你跟随皇帝多年,和皇帝身边的人也很相熟。你莫非就想不出什么门道?”

    萧云鹤轻锁双眉,抚了抚灰白的长须,缓缓摇头道:“陛下智深如海,他要做什么事情,是我们这些做臣子的难以揣测的。我看武元衡。对这一次皇帝地决定也感到很意外。足以见得,皇帝和武元衡事前是并没有达成默契的。也就是说,皇帝并没有先征询武元衡的意见。以他们二人之间关系的亲密程度来讲,这多少有点奇怪。”

    “我也是觉得挺奇怪的。”马燧说道,“你和都不能离开朝堂,也倒是事实。如果李怀光仍在,这征西的重担必定要落在他的肩头上。你发现了没有。这一次皇帝地用人,颇有蹊跷。主帅武元衡,先锋大将是你家年轻的公子,中军护卫高固,帐前吏房慈、徐战。那全都是非常年轻的人。看来皇帝,已经在着手培养新人,为朝廷今后的发展大计做出安排了。”

    李晟呵呵的笑道:“是啊,陛下这么做,也没有什么不对。毕竟你我都老了。楚彦也已经五十出头,还能撑几年呀?如果能有新人出头,我们到时候也能安心养老了不是?”

    马燧也呵呵地笑了一笑。表示认可。可片刻后,他突然眉头皱起,摇了摇头低声说道:“不对呀……陛下这么安排,应该另有深意!”

    “有何深意?”李晟不解的看着马燧。一路看马燧也是一脸疑惑:“我也说不清楚。只是感觉……皇帝并非只是为了培养新人。仿佛这其中,另有深层的用意。但具体是什么,却是一时想不清楚。良器,你一直是皇帝最亲信的人,彼此之间也十分了解。你莫非也想不透吗?”

    李晟的眼神云波诡计变幻不定。半晌后,他轻叹了一口气,摇头道:“我也是……一时想不通啊!”

    马燧狐疑地看了一眼李晟,知道他肯定想出了一些门道,只是不愿意说起。于是呵呵的笑道:“罢了。陛下做事情。自有他的道理。我们就管好自己地本分吧。良器兄,马上就要征讨淮西了。兵部肯定会异常忙碌。你我也有些日子没有在一起喝上几杯了,择日不如撞日,今天就请到我府上小酌几杯吧?这一忙起来,可就没那么清闲了。”

    李晟哈哈一笑:“也好。小弟可就恭敬不如从命了!洵美兄,请!”

    门下省里,陆贽与薛存诚也正在嘀咕着,猜测皇帝这样用人的意图所在。

    薛存诚寻思了片刻,说道:“依在下对皇帝陛下的了解来猜想,陛下这一次大胆启用儒帅武元衡,又用了小将打先锋,主要是为了培养新人。”

    陆贽微微笑了一笑:“而且这些人,全是陛下的嫡系旧臣。”

    “你这话是什么意思?”薛存诚有些不快的说道,“你跟随陛下也有些日子了,在他眼里,有什么嫡系、旁系之分?你陆贽,不就做到了门下侍中吗?武元衡还只是个吏部尚书。要真有亲疏之分,这门下侍中还有你做的?”

    陆贽呵呵的笑了一笑:“我可没有那个意思。我陆某人,心胸也还没有狭隘到那个份上。我只是在阐述一件事情而已。事实上,挂帅封将的,地确都是陛下的嫡系旧臣。我也没说这有什么不妥。陛下,这是有意让武元衡在军队里也有一些根基,利在长远。陛上用意颇深,岂是你我所能预料的。”

    “你的意思是说……”薛存诚眉头一皱,说了一半却又停住了。

    陆贽笑道:“不可说、不可说。将来,自会明白的。”

    而此时地皇帝,已经回到了后宫承庆殿里。德妃武琦云就要临产了,萧云鹤也是异常的关心,三天两头就往承庆殿里跑。现在,他正扶着挺着一个大肚子地德妃,在花园里散着步子。

    “云儿,朕今天有件事情要告诉你。这件事情,朕事先可没有同你商量,你可别怪朕。”萧云鹤笑容可掬。

    武琦云养胖了许多,眯着眼睛笑道:“陛下这是说哪里话。陛下是天下之主,自然是什么样的事情都可以做主,又何必来问臣妾?”

    萧云鹤笑了一笑,说道:“是这样的。朕已经打算向淮西用兵了。而挂帅的人,就是你大哥武元衡。”

    “哦?大哥挂帅?”武琦云也有些愕然,他微微愣了一愣。点点头说道,“陛下这么做,自有深意,臣妾别无他言,只想与大哥告个别。”

    “这么说,你倒是能理解朕的用意了?”萧云鹤笑了一笑,说道。“或许,也只有你一人,能理解朕真正的用意。朕已经跟武元衡说过了。他日出征之前,会来承庆殿与你道别的。你腹中的孩儿也快出生了,娘家就这么一个舅舅。如果能让他看到新出生地孩子,那是最好。”

    武琦云似是而非的点了点头,却没有应声了。她低着头,一声不吭的跟着皇帝散着步。“怎么突然不说话了?”萧云鹤疑惑道。

    “哦不,没什么。”武琦云尴尬的笑了一笑。说道,“陛下,你能答应臣妾一件事情吗?”

    萧云鹤微笑:“说来听听。”

    武琦云犹豫了一下。说道:“我大哥生性倔强,一身铁骨。一但认定了的事情,就不会放弃。臣妾担心他日……如果我大哥做错了什么事情,陛下能饶他不死么?”

    萧云鹤眉头微微一皱,有些不快的说道:“你这是说的什么话?朕与你大哥,亲如骨肉。岂不说武伯苍一向清正不会做错什么事情,就算是做错了,朕又如何会残害于他?这种傻话。以后不要再讲了。”

    武琦云慌乱地拜了一礼:“臣妾失言……臣妾知罪了!”

    萧云鹤轻叹了一口气,心中暗自想道:看来,连你武琦云,也没有真正领会到我的用意……帝王的心术,毕竟不是你们寻常人所能理解的。他日。你们自会明白。

    接下来的日子,朝廷一面积极筹调兵马准备出征。一面向淮西吴少诚发出了最后通牒。萧云鹤发下严旨,强令吴少诚在半月之内交回李,并送还李卷带而走地国财。

    淮西顿时一片惶然。吴少诚胆战心惊之余,也深知皇帝已经是没了耐心,随时可能动武了。这要是在早几年前,他吴少诚大可以高枕无忧不慌不忙。可是现在,大齐朝廷已经是兵强马壮,强力追剿而来,淮西能不能抵挡得住,那就真是个大问题了。

    吴少诚也是个心狠手辣的狠角色。关键时刻,死道友不死贫道,他把李抓起来一刀割了人头,送到了国都。并写了一封措辞委婉的书信,表示效忠于朝廷,绝不与奸人为伍。

    萧云鹤将李的人头传首京师,对吴少诚却是更加的不耻和愤怒。因为李所卷带地国财,吴少诚是一文也没有送回。想用一个没有价值了的李的人头,就保证他在淮西作威作福,这如意算盘也打得太响了!

    九月二十一,秋风阵阵草败鹰飞。五万征西大军已经在国都城外集结完毕。鼓声震震,长角喧天。

    承庆殿里,武琦云却在痛苦地哀号,她的孩儿就要出生了。

    武元衡拜倒在殿外,一脸肃然。眼看着宫女宦官如流水般的穿梭在承庆殿里,他的心也揪紧了。

    过了一会儿,他的跟前出现了一双卷云龙靴。武元衡愕然的抬头看了一眼,慌忙道:“陛下!”

    萧云鹤让他站了起来,一手搭在了他的肩头,轻声说道:“别等了。将士们整装待发,再过半个时辰就是吉时。朕陪你出城,送你出征。”

    “微臣领旨。”武元衡拜了一拜,神色担忧的说道,“陛下……德妃是不是,难产?”

    萧云鹤地脸皮抽动了一下,勉强挤出一丝笑来,拍拍武元衡的肩膀说道:“放心,不会有事的。朕已经把最好的几名御医都派过来了。朕已经下了旨,紧要关头,宁愿不要龙种,也要死保德妃。”

    “陛下!”武元衡突然双膝拜下,就在地上磕起头来。一向平静的脸上,已是眼泪横流。

    “唉,快起来。你这是干什么?”萧云鹤连忙将他拉了起来,轻吁了一口气说道,“你们兄妹二人,从朕于患难之交。这个时候,朕宁愿失去一个皇子,也不能失去你们当中地任何一人。你这次出征在外,也是难免凶险。你要答应朕,无论如何都要安然归来。今后的几十年,你都是朕最重要地左膀右臂。朕是离不开你的呀!”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