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五章 雷霆之击-《神皇纪元》
第(3/3)页
“不要紧!不要紧!”嘉王连连摆手说道,“这些年来承蒙皇帝陛下厚恩,我们兄弟二人攒下了一些积蓄。现在我们也是知足长乐么,重要的是太子大人能带领大齐渡过眼下的危机!虽然捐出了粮食。可是我们自己无论如何还是活得下去的。怎么说,也还有皇帝赐下的二百顷永业田么!没多久就要秋收了,我们……就又能起死回生了。”
“啊!----”嘉王却是大惊失色,扑通一膝就跪倒了下来,“太子大人,饶命啊!罪臣愿意归还田产就是!归还田产就是!只要太子大人给一条活路,罪臣什么也愿意干!”心中却不停叫苦:苦也!都说法不责众,现在他偏偏就瞅准了我这个冤大头!
“是是是,多谢太子大人!”嘉王两腿发软,连连作揖谢恩。
“很好,十分妥当!一切就全依太子大人的了!”嘉王连连作揖,心中暗自道:好狠、好狠的角色啊!难怪皇帝怎么也治不死他,我们这些人合起来也算计不了他。我和十四弟这么多年来经营地家当。敢情全是为他准备的了!这下可真是打断了牙齿往肚子里吞,哑巴吃了黄连啊!“哎,十三叔啊!”萧云鹤认真的说道。“其实只要大齐的国家好了,我们李家的人位置稳了,皇亲国戚们还愁没有好日子过么?与其贪得无厌地敛尽私财,还不如站在国家的立场上,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敛成天下首富,可是国家倾颓了,又有什么意思呢?所谓覆巢这下无有完卵,这样的道理太明显不过了。你们这样损公肥私弃国家利益于不顾。非但是让天下人寒心,也会对国家带来巨大的损害呢。长此以往,人人如此,大齐还能长久么?”
萧云鹤又苦口婆心地给嘉王上了一通政治课,这才放他离开。走出刺史府院门,嘉王发现自己的衣襟都湿透了,两腿也有些发软,就跟上了一次死刑台又逃生了回来的感觉一样。他摇头喃喃道:这小子,咱惹不起……惹不起啊!
武元衡笑道:“大人这一手,端的是玩得漂亮。嘉王也挺识时务的,事情看来,比我们想象的要顺利。”
武元衡呵呵地笑道:“一切都是时也,命也。大局如此,嘉王和韶王也不敢逆鳞而上了,也算是识时务之俊杰吧。遥想当年,大人明知嘉王与韶王受了皇帝密计在栽害大人,却只能忍气吞声详装不知,现在也算是出了当年一口恶气了。”
武元衡微微一笑:“微臣这一点点小委曲,就无足挂齿了。只要大齐江山地大局安宁,我这一点委曲又算得了什么?现在大人刚刚和平解决了粮食的事情,不好再造次生乱,让嘉王和韶王生出多余的疑心来。雍州刺史刘德海这些人,就暂且饶过他们不予理会吧。免得因小而失大。当务之急,是要先将粮食拿到手。以治这些贪官污吏,以后还有的是时间。”
武元衡点头赞道:“太宗皇帝当年,就经常用到这样的谋略----使功不如使过。太子大人,现在是越来越有太宗皇帝的风范了!”
“是,我马上就去办。”武元衡拱手拜了一揖,退出了房间就去办事了。
整整六年啊……苦苦经营了六年,终于等到了这一天!
含嘉仓,已然不是萧云鹤熟悉的那个样子了。百余年过去了,含嘉仓的规模几乎翻了个倍,占地极广。用来储粮的粮窑,也比以前多了二倍不止。各式大小的粮窑,最大的有六丈口径,深达二三丈。窑壁用火烘干,然后铺上稻草、木板等一些隔潮之物。等粮入了窑,再用泥土密封以防雨水。放眼看去,泥土封实的粮窑,数不胜数密密麻麻。据嘉王介绍,这里囤积着从苏州、徐州、楚州、润州、滁州、隋州、冀州、德州、濮州、魏州和关内收来的绝大部份粮税,有糙米、粟、豆、麦等好几种。
接下来,萧云鹤等人又去了洛口仓和韶王占据的另外几个仓口。所见的情况相差不大,大批的粮食,被封存在粮窑里,真的有近百万石之巨。萧云鹤感觉自己,还真是一夜暴富,捡了个天大地便宜了。嘉王和韶王这两个人。人品怎么样姑且不说,敛财的确是非常的在行!
萧云鹤看在眼里,心中自然是大为不满。心想这个留守东都的人。究竟办了一些什么事情?
“你就是东都留守?姓什名谁?”萧云鹤的话语可是没怎么客气。
“三年了?”萧云鹤冷哼一声,“这三年里,东都可是没遭什么天灾兵祸。何以如此萧条冷清?城市街道也是混乱不堪,刚刚我进城之时,居然还看到了有人在大街上公然打架,也无人前来管理。你这个留守,留的什么守?守着城头几块砖不丢就算是万事大吉了么?!”
“哼。就依你。”萧云鹤扬了扬马鞭,策马进了城中。韩全义抹了一把额头冷汗。抬头看向从自己身边骑马而过的嘉王。嘉王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低声咒骂道:“看什么看!本王自己都被他收拾了。没空保你!”
韩全义被训得晕头转向,连连俯首认错。好在一直没有听说这个太子说要马上废了他,心中大呼庆幸。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