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三章 屠刀立-《神皇纪元》


    第(3/3)页

    独孤凡也不做声。转身无声无息的就走了出去。

    萧云鹤轻轻的吁了一口气,暗自道:四万两黄金,按目前的市价价值近四十万贯钱……除了应付二十万大军的军饷。还能有一点点节余来填补一下见底了地国库。但是,这只是权宜之计,总不能只抱着这个宝库坐吃山空。再说了……如此庞大的财富,也不能全部一下投入到市面上来。不然,大齐的经济会受不住冲击,面临混乱和崩溃。最好的办法,就是拿这笔财富,去跟异邦的人做交易……嗯。回鹘人地马匹,是个不错的选择!好像除了剑川军的飞龙骑和神策军地骑兵,包括马燧的大军在内的其他部队,骑兵组建得都不是很好啊……

    萧云鹤一边独自寻思,一边朝卧室走去。忙碌了一天。感觉还真是很累了。回到房里,萧云鹤习惯的唤了一声:“苏菲儿。打水来洗脚。”刚刚喊完,自己才回过神来,原来苏菲儿早在两天前,已经在几个侍卫的陪同下去了东都。寻找父兄的遗骸了。想到这件事情,萧云鹤还挺有些内疚的。苏菲儿跟着自己好几年了,一直尽心尽力的在身边服侍毫无怨言。可她就那么一点点愿望,自己也一直没机会帮她达成。一直到今天时隔几年之后,自己入主东宫监管国家了,才下了一道指令,让东都地官员帮助苏菲儿寻找父兄遗骸。

    “但愿她能够如愿以偿吧!”萧云鹤自言自语了一句,倒到了榻上,心中暗自寻思着:我那儿子,该叫个什么名字好呢?算起来,也已经满月,该取名字了。等到孩子满百天以后,也该把墨衣接到国都来了……还有吴月琳,也快要生产了啊!我这个当丈夫和当爹的,都没能陪在他们身边……

    第二日清晨,萧云鹤起得很早。

    这是他监国之后,第一次正式的主持朝会。所以,也特意的整点了一下自己的衣装。宽袖黄衮服,白袜沙皮靴,束翠玉腰带。与皇帝地服饰略不相同的,就是黄袍上地纹饰,和头上的帽子。皇帝上朝是十二帘珠冠,而他是三梁进贤束发冠。梳洗整装罢了,他站在铜镜前自己检视了一番,还算满意。门外,宋良臣带着一队飞龙骑,护着金络车已经在等候了。一行人吃过了早餐,就朝太极宫而去。

    钟鼓楼上的大鼓敲过了一通,文武百官各自从左右朝堂里鱼贯而出,排成了两列走上了龙尾道,直上太极殿。本来这数十年来,大齐的皇帝基本都是在大明宫处理朝务了。但现在老头退隐住在大明宫里,萧云鹤为了照顾他的情绪,将上朝的地点改在了太极宫太极殿。其实对于太极宫,萧云鹤还更加熟悉一些,也有某些怀旧的情感。

    金络车走到了龙尾道前停下。宋良臣递上椅梯从旁侍车,萧云鹤走下了车来。龙尾道旁的神策军将士们已经换了一拨。全是当年跟随他和李晟攻下国都的那些人了,也算是亲信心腹。这些将士们也容光焕发,个个精神抖擞。

    萧云鹤沿着龙尾道向上走。太极殿里,文武百官已在恭候。萧云鹤踏入太极宫大门时,众臣子一齐朝北面拜倒,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太子千岁千岁千千岁!”

    萧云鹤抬着脚,从这些人当中走过。一人步道。众皆跪迎,这样的事情他也不知道经历过多少次了。但是这一次,仿佛有点特别地感觉。

    走到了金銮殿前,萧云鹤转过身来,说道:“诸位平身!”

    “谢太子!”众臣僚都站了起来。

    既然还没有登基只是监国。萧云鹤也就还不能坐到那一张龙椅之上,只站在金銮殿前主持朝会,离众大臣们很近。左手下,是陆贽等一帮儿文臣;右手下,是马燧等一班武将。今天是太子监国后第一次上朝。人也来得很齐整,约有二百余人。

    萧云鹤放眼看了一下这些人,心中暗自寻思道:三省六部的要员和重要的大将军。就有二百多人?这其中有多少检校官和员外官呢?看来,精简一下大齐的中央机构,也是势在必行了。现在,官制太过混乱,动不动就封王封侯。弄得大齐的官都有点不值钱了。而且,人多不一定就能办好事。相互推诿躲懒懈怠的事情,只会层出不穷。朝廷没了活力和效率,一个国家也就没什么前途可言了。

    寻思了一阵。萧云鹤将心思放回了当前。说道:“皇帝陛下身体欠恙,下令让……我监国理事。诸位若有事情,就请早早奏来。”此情此景,还真太熟悉了一点。萧云鹤差点就不自觉的用上了朕这个自称。

    连日来,宫中地事情都比较繁多。之前都是皇帝坐朝。太子与众宰相理事。现在皇帝没了,萧云鹤要直接处理的事情就更多了。各府、院、台、衙。将大小的事情都报了上来,林林总总,还真是不在少数。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自然就是宰相裴延龄被御史台拘禁监押,调查贪污国库一案了。李景略将折子递上来的时候,朝中引起了一场不小地轰动。裴延龄的为人,其实众人皆知。贪而不智,欺上辱下,在朝中口碑极差。偏偏就是这样一个人,皇帝老头居然对他深信不疑还委以重任。而且,裴延龄擅长钻营交际,在朝中的亲信党羽,人数也不少。因为萧云鹤发现,李景略递交此事的时候,许多的朝臣露出了惊恐之色。

    萧云鹤细看了一遍奏折,大声说道:“好个大胆地裴延龄,国家有难之时,竟然不思报国还偷窃国库!此等奸险恶毒之人,一定要彻查严办!李景略,你尽管放开手脚去办,谁敢阻拦你,与裴延龄同罪,定不轻饶!”

    “是!”李景略沉声应诺,底气十足。

    朝堂之上,变得静悄悄的。众人都在心中暗自道:这个新上台的太子爷,还真是挺狠地。一开始就要拿宰相开刀。这天底下,还有什么事情是他不敢干的?

    陆贽一直没有吭声,在一旁冷眼旁观。萧云鹤也早就注意到他了,故意说道:“陆贽,裴延龄是阁部要员位居宰相,要办他的案子,少不得阁部的人领头。那么,就由你来主审裴延龄的案子吧。”

    陆贽微微一愣,随即出了班来,说道:“臣遵命。”

    萧云鹤对着陆贽微微笑了一笑,示意他站回班列之中。自己心中暗自道:久闻陆贽反对皇帝重用裴延龄,我这样安排,也算是遂了你的心愿吧?陆贽,我可是有心器重你这个人才,也希望你早点回心转意才是。

    一堆大小的事务处理得差不多了,萧云鹤朝李晟、马燧等人递了个眼色,示意他们开始今天的重头大戏。

    李晟和马燧心领神会地站出身来,将大军缺粮的状况,当着满朝大臣们的面说了出来。果然,引起了一场不小的骚动。朝廷太仓亏空大军缺粮,这可是一场不小的灾难。二十万人地口粮,可是一个大问题啊!

    萧云鹤说道:“诸位。二十万大军拱卫京城防御外敌,现在却没了饭可以吃。这是整个国家的重大危机。大家议一议,有什么办法,解决当下地重大危机呢?”

    一时间,原本有些吵嚷的朝会,顿时安静了下来。二百余人安安静静,居然没人敢说话。

    萧云鹤心中暗自冷笑:老头,这就是你留给我的大臣!个个看来都是满腹才学,真正到了处理问题的时候,却没一个人敢站出来说话。

    过了半晌,陆贽闪身站了出来,说道:“太子大人,臣有个办法。为今之际,只好由朝廷开口,向皇族贵戚们借粮!”

    萧云鹤清楚的看到,陆贽的眼神中,颇有几分挑衅的味道。很明显,想到这一点的人,绝对不止陆贽一个人。但是,敢先说出来的,却只有陆贽。因为大家都清楚,谁要是出了这个点子,就等于是与整个关内的皇族们敌对。这种大不韪的事情,当然没什么人愿意干。

    萧云鹤心中暗自道:陆贽,还真是个敢说敢做的另类之人。不过,你这是在挑衅我么?认为我不敢这么做,对不对?

    “陆贽的想法,恰恰与我不谋而合。”萧云鹤说出这句话的时候,陆贽明显的睁大了眼睛,满脸愕然。

    萧云鹤此言一出,果然满堂哗然。

    看着满朝臣子哗然心慌的样子,萧云鹤心中不由得有些恼怒:出谋划策你们不行,起哄拆台个个都在行。看来这个朝廷,真是要大换血、严整风气了!这些庸官,现在就是一个原则:无过便是功。这种不作为的官场作风,就是一个国家衰败的重要原因!

    李晟等人看到这种状况,心中自然也是气恼。四人相互递了一个眼色,一起站了出来。四大元帅齐声呼道:“大人英明!我等也赞同此策!”

    四个刚猛硬气的汉子这一吼,朝堂之上顿时安静了许多。许多人都低下了头,或许是害怕,或许是惭愧。

    萧云鹤目光微寒的扫视了堂中一眼,说道:“诸位,还有什么不同意见么?”

    朝堂之中有些人摆了摆头,交换了一下眼色,看来有许多人有话要讲。但是,却没有一个人站出来说话。

    萧云鹤冷哼了一声,说道:“既然诸位没有别的意见,那这件事情就这么办了。军情紧急,也容不得拖延耽误。具体实施的方案,由我亲自负责安排。马燧、李晟、楚彦、李怀光,你们四人回到军营之后,要努力安抚士卒,让他们不必担心军饷和粮草的问题。今日朝会,就此散罢。诸位皆回岗位各司其责。”

    文武百官齐齐退出太极殿。唯有陆贽还留在那里。

    萧云鹤看了陆贽一眼,走上前去,对他说道:“陆先生为何还不退朝?”

    陆贽抬眼看了萧云鹤一眼,拱手说道:“大人……关于征粮一事,还请不要鲁莽义气用事。”

    “哦?”萧云鹤这下感觉就有点意思了,“刚才不正是你提出的,要向皇族贵戚借粮么?”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