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燕郡问题(八)-《大唐新秩序》
第(2/3)页
和龙山北麓的营州军北方指挥部云集了军中一大批资历深、军功著的重将,以及营州军在正规化建设中冒出来的许多表现出众的新贵,其中有步卒二营指挥使焦成桥、步卒三营指挥使孟徐兴、骑兵营指挥使王义簿、虞侯司后勤处从事、中营后勤都头赵弘德等最早跟随李诚中白手起家的元老,也有新晋虞侯司作战处从事秦月山、教化司军法处从事梁德安、步卒一营教化使李定难、步卒二营教化使朱原宥、步卒三营教化使文嗣朔、骑兵营教化使魏克明等屡立战功而走上高级军职的军中老兵,还有虞侯司作战处押衙杨可世、军令处押衙冯思友,以及各营虞侯等一批新提拔起来的年轻军官。
在作战部队方面,三个步卒营都是三都兵力,一老带二新,骑兵营则五都齐至,无论步卒还是骑兵,都配战马,可谓兵强马壮,是李诚中手上最具规模和战力的重兵集团。
按照丙计划,一俟接到荣哥率军抵达柳城的消息之后,北方指挥部所辖北方作战集群应当在五日内抵达燕郡,并在一日内完成对燕郡的彻底占领和防务交接,用枪杆子协助起燕郡官府的设立,让完失明的新任燕郡令身份和地位得到承认和稳固。同时,丙计划还要求,北方指挥部需要以部分军力继续向东,进抵医巫闾山,控制山脉东向的山口通道,为将来开辟辽东战场做好准备。
张兴重一直就是个冷淡沉稳的性子,话向来不多,给人的印象始终非常严肃,除了王义簿、孟徐兴、焦成桥等几个和他相熟之人敢在私底下跟他开玩笑外,其他军将对这位冷面人物都有些惧怕,尤其是这种军议的场合,更是紧守规矩、肃立不言。
等诸将到齐,张兴重正了正身子,首先从帅案后起身,他一起身,众将也赶忙从墩子上起来,一个个挺胸站立,目不斜视。只听张兴重道:“李将军令――”众将一凛,按照作训操典同时立正。
“从即刻起,实施北方指挥部丙字作战计划!――诸位请坐。”张兴重等众将落座,示意身旁的几个虞侯参谋分发作战计划书。参谋们现场将丙字作战计划拆封,按照计划书扉页所标注的部队番号逐一下发,每一份计划针对一支部队,将该支部队在作战期间所要达成的任务和要求列明,主官只需依照计划进行便可。
自去年冬天在白狼山的时候起,李诚中就投入了极大的精力,三令五申要求各级军官加强文字识辨能力的培训和学习,并将军官本人的文化程度作为提拔晋职的重要参考依据,他还要求在处理军务和民事的时候,尽力推广白话文。上有所好,下必风行,这是从古至今都颠扑不破的真理,时至今日,他的努力和坚持已经取得了很大成果,在座的军官基本上都能看得懂这份计划了。
等众将看完之后,张兴重咳了一声,示意自己要说话了,于是众将连忙将目光转了过来。
“计划都看完了?按照计划,咱们就要开赴燕郡了。各营各都的任务都在你们的手上,请诸位认真做事、严格照办。燕郡现在是座空城,没有什么战事需要打,但希望各位不要就此松懈下来,依然以新军演练的态度认真对待这次行动,尤其是从和龙山到燕郡的路途很长,行动计划要求五日内抵达,公平而言,这个期限有些缓,在张某的眼里,咱们应当在三日至四日内全军抵达才算是合格。因此,希望每一支部队都将这次长途行军作为重要的演练科目来对待,指挥部将对各部在行进中的表现进行考核。”
在李诚中的强行灌入之下,营州军对部队荣誉的重视是这个时代天下所有军队都比不上的,听说指挥部要对各部进行考核,军官们都是精神一振。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