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八角章鱼与潜水艇-《穿越之我是光绪》


    第(2/3)页

    翁同龢以为光绪要收掉他的差事,忙说道:“老臣不累,为了皇上的差事,老臣愿肝脑涂地,死而后已。”

    翁同龢的这点想法当然没逃过光绪的眼睛,说道:“朕知道您是忠臣,朕的意思是让荣禄陪你一起审理贪污案,让他将功赎罪,随便告诉他,就说这是朕的意思。”

    对于光绪这样老练的回答,翁同龢发现光绪根本就不像一个刚出炉的毛头小子,他对朝局的把握有时候连自己都自叹不如。

    “前一阵子皇上让我多留意下天津制造局,老臣发现天津制造局前一阵子在研制一种新的船据说能在水底行驶,不过后来因为怕沉到水底闹出人命而被否决了。”

    光绪失声叫道:“潜水艇!”

    其实中国最早的潜艇建于1880年,距今已有百年的历史了。这艘潜艇是由一个姓陈的“道员”首称提出建造的。他先进行了图纸设计,并吁请清政府大员予以支持。还表示愿以合同保证,若建成后经过试验证明不适用,工时费分文不取,所用材料照价赔偿。

    陈道员的建议得到了清政府的支持。1880年夏,在天津机器局开始施工。这项工程当时是在绝对保密的条件下进行的。陈道员亲率10余名工匠,在机器局院内围起围墙,围墙内外,戒备森严。然后他采购木材铁皮,动工兴建。经过整整一个夏天的施工,这艘“水下机船”建成完工。它“式如橄榄,上有水标及吸水机,水标缩入船一尺,船即入水一落千丈尺。要于水底暗送水雷,置于敌船之下”。1880年9月18日,正值中秋节,这艘“水下机船”在海河内进行了试航。据记载:船半浮水面航行,灵捷异常,颇为合用;沉入水下,水标仍浮出水面尺许,令水面一无所见,而布雷无不如意……

    但奇怪的是,这艘试验成功的潜艇没有正式使用或继续研究,从此却销声匿迹了,既没有留下名称,也无更多记载,至今人们也不知道这种中国人制造的第一艘潜艇动力推进系统是什么样子的、以什么方式上升或下潜的、艇体结构如何等等,已成为了不解之谜。

    光绪有些激动说道:“给我下令让他们继续秘密研制潜艇,还有从今往后他们的研究经费由朕的内库调拨,爱卿给我另外找一个地方安置他们。记住这件事要保密不许让任何人知道,违令者斩。”

    翁同龢不明白皇上为什么会喜欢这艘不知道会不会突然沉没的怪船,但是对于皇上的决定他还是不敢违背的,而且现在天津制造局的当家人是李鸿章,能用皇上的名义从他的眼皮底下拉走些人,好乘机羞辱下李鸿章,翁同龢还是很乐意做的。

    陈道员没有想到自己呕心沥血举债研制的潜艇却并没有得到别人的赏识。看着那艘还在大院里放着的这宝贝疙瘩和那已经被搬空了的宅子,陈道员显得有些无奈,想不到自己为了研制潜艇弄得家徒四壁,而自己的上官却以怕潜艇不安全为由拒绝他继续研制了。他看了那艘潜艇又看了看那几位和他一起奋斗的工匠绝望地向着天空喊道:“苍天无眼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