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章:各逢其主(三)-《北朝汉月》


    第(2/3)页

    “将军请留步,”元颢伸手挽留道,“朕已命人准备晚膳,请将军一同用过再去如何?”

    “是。谢陛下赐宴。”陈庆之正好还没用过晚餐,也就顺势接受了元颢的好意。

    等到近侍将晚膳进上来,门外的直阁将军杨忠忽然前来汇报:“陛下,前南道大都督恒农杨昱求见。”

    “元晷主动求见?太好了!”元颢更加高兴,“快传!”

    不多时,杨昱便走进堂内,向元颢拱手施礼道:“恒农杨昱,见过殿下。”

    “放肆!”陪侍的黄门侍郎李元芳勃然作色,“陛下已在睢阳登基,非复旧日亲王身份,你怎敢以旧称相呼?”

    “无妨,元晷是朕旧交,不需太过拘礼,”元颢心情不错,因此表现得非常大度,“朕刚好在用膳呢,元晷也一同入席如何?”

    “在下才用过晚餐,便不叨扰殿下了,”杨昱躬身长揖,“此来求见,是想为河南府、荥阳郡两地的民众向殿下讨个人情。”

    “哦?元晷请说。”元颢停下了箸筷。

    “事情是这样……”杨昱将周惠之前的那番话大致复述了一遍。元颢听了,微微犯了踌躇。他之所以下令重征租赋,并不是刻意要推翻朝廷之前的诏令,也没有故意为难荥阳守军的心思,而是为了积聚钱粮,好继续征兵扩充军队。毕竟他现在身边只有四五万降军,必须尽快扩充实力,否则即便是入主了洛阳,也很难抵挡河北方面的反扑。

    不过,杨昱说得也有道理。他入主洛阳后,短时间内能依靠的只有河南数州地方,若是施政太苛的话,不仅难以获得臣民的拥戴,也有损他本人的名声,到时候想招抚其余地方将会更加困难,在某种程度上等于是饮鸩止渴。

    想了想,元颢决定征求下其他人的意见,尤其是黄门侍郎李元芳。他之前是元颢任骠骑大将军时的户曹参军事,跟随他避难江东,又随他北上征伐,可谓是难得的忠臣。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