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九回-《我本三国一路人》


    第(2/3)页

    这番话祝融说得有些快,不由自主的也带上了些他们的南蛮腔,那德性简直就和中文不怎么流畅的老外讲的那一口“塑料普通话”差不多,听得陆仁老半天没能回过味来。好在祝融也查觉到自己的话说得不清不楚的,在放慢了语速之后重新的向陆仁解说了一遍,陆仁这才搞清楚了事情的由来。

    这个事说起来似乎有点搞笑。陆仁虽然曾经和士燮干过一仗,但是夷州与交州之间的贸易往来却是一直在进行着的。准确的说,陆仁与士燮之间的那场仗,其主要的目的是为了确定广州的归属权,同时借此来进一步扩大与交州之间的贸易往来。这个事用战后士燮写给陆仁的信里的话来说,就是士燮虽然丢了个合浦北部的广州,但是与陆仁扩大贸易之后的交易收入,比以前还要多出很多。

    交州士家是个很重视与各方进行贸易往来的家族,因为除去贸易能给士家带来相当庞大的收益之外,交州那边复杂的多民族群居现像也不方便用常规的管辖方式去治理,那么与其用强硬的手段去费力不讨好,到不如用和平交易的方式来进行维系。

    而士燮从陆仁那里贸易来的大量货物在交易给这些大大小小的部族之后,又可以把从部族那里交易来的东西转卖给陆仁……说得简单点士燮就好像是一个中间商,利用自己的地利之便赚取陆仁与境内部族货物中的差价,基本上都可以定义为是一种无本万利的买卖了。

    然后嘛,交州再往西一些就是云南地区,也就是孟获他们所在的南蛮地区。士家的生意范围本来就很广,与南蛮地区也是早就有着很大的贸易往来。而在好几年前士燮与陆仁再挂上钩之后,夷州的许多产物也经由士燮之手转卖到了南蛮地区,并且渐渐的成为了南蛮地区的抢手货。当然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好东西谁不喜欢?

    本来这种情况可以一直就这样进行下去的,但是!在半年前的时候陆仁与孙权的战事暴发,陆仁为了集中手头上可以调集的力量与孙权抗衡,不得不暂时的中断了与一些地区的贸易往来,与交州方面的贸易自然也在其中。

    这个事陆仁当然是有向士燮打过招呼,士燮那头在收到消息之后也无非就是回应一下陆仁再适当的调整一下交州这段时间的安排,可南蛮地区的人又哪里知道陆仁这头的变动?

    他们所需的货物都是从士燮那里交易来的,士燮暂时性的失去了货源,之前贸易回来的存货又要供给交州的内部消耗,自然就没有份额再交易给南蛮地区,于是乎南蛮地区的许多部族可就吃不消了。这么说吧,已经吃惯了大鱼大肉的人,突然一下让他们又去吃纯素纯斋,这尼玛又有几个人能受得了?

    而且情况还不仅如此,数年的贸易进行下来,南蛮地区已经有不少部族转变成了经商性或半经商性的部族,说白了就是靠着交州与南蛮地区的贸易往来吃饭养家。这商道突然一下子断绝,而且一断就是近半年的时间,外面的货进不来,自己这里收购来的货又运不出去,这些个部族又哪里能吃得消?

    孟获的部族就是这一类部族中的一支,在无奈之下,孟获和其他的几个部族自行组织起了一支商队,带着大量的货物沿着水路出发,几经波折之后越过交州并抵达了广州。

    只是孟获的商队虽然抵达了广州,陆仁这边对交州那边的贸易路线却还没有恢复。说得不客气点,陆仁这里的仗也才刚刚打完没多久,各方商道得一条一条的恢复,而优先恢复的当然是获利最大的北方商道与最方便的江东商道,广州那边要往后排。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