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回 工艺交流-《我本三国一路人》
第(2/3)页
黄月英比了个请的手势:“先生请便。”
陆仁起身来到了黄月英的驴车旁,开始上上下下仔仔细细的观看这乘驴车。如果是汉时的寻常之人,可能是看不出什么来,但是陆仁毕竟是穿越者,能看出些什么来。而这一细看之下,陆仁便为之哑然,嘴里暗自咕哝道:“开玩笑的吧简直比武侠里的东西都要夸张这这这、这简直是都快武装到牙齿了”
具体是怎么样,这个不太好说。因为陆仁也有太多看不透的地方。但是车梁、车厢上的那些管管洞洞,陆仁却知道里面肯定藏着短矢暗箭。黄月英只要在车内拉拉绳或是按一下机簧,短矢暗箭什么的就会飞射而出,真碰上的人就会死得相当之难看。另外木人车夫的后面是一个操纵杆,黄月英多半就是用这个操纵杆来操纵木人挥鞭策驴,以保证驴车不会走错道。
“真的假的这也太夸张了点吧汉代就有这么精良的机械技术还只是木头再配以少量的金属做出来的怎么后人就没有传承下来呢我们中国古代失传的技艺到底有多少啊我靠了”
带着满脸的不可思议回到亭中坐下,而这边黄月英却也很是惊讶的向陆仁道:“看陆仆射的神色,显然是看出了妾身这乘驴车中的奥妙想不到陆仆射也是精通机关之术的高人。”
陆仁摇摇头:“谈不上精通,只不过是粗通皮毛而已。”
黄月英道:“陆仆射过谦了。妾身其实去襄阳码头细看过先生所造之船,别的地方或许不足为奇。但船有三桅、帆有十数之事,一度曾令妾身百思不得其解。后参照陆仆射的船只试作尺许小舟,几经尝试之后才明白陆仆射的舟船无论顺风、侧风还是逆风,都可借风力而进。”
陆仁微微一惊:“这你都能试出来”
黄月英笑道:“妾身自幼就素喜摆弄这些机关精巧之物。一但思不得解,往往会寝食不思啊,陆仆射可否听妾身试出来的心得”
陆仁连忙点头道:“夫人但讲无妨。”
黄月英举起了双手的手掌比作船帆:“寻常之船都只单桅独帆,若借风力而行,风自船的正后方吹来则船行最速,侧风逊之。如若逆风则难以前行,需降帆避风再以船桨划进。而先生的船只桅帆皆非止一,风自正后方来,反而不能全速而行,这时帆当微侧,以船后辅帆将风导顺至主帆;但如果是微侧之风,船便可得全速,且较之寻常之船,可得更多的风力,故而行之更速。不过再怎么样,都需要船舵来保证航向”
黄月英在这里稀里哗啦的一通说,陆仁在旁边一边点头一边暗自惊呀。黄月英是纯属小型的实验与推断,可陆仁这里却是有大量现成的资料,而且这多年下来,船工水手什么的早就验证出了这些资料的正确性。黄月英能够只凭小实验与推断就说得与资料相差无几,那黄月英得是什么样的天才人士至少陆仁这会儿在心中表示很嫉妒
时间是无情过得很快,最开始的时候黄月英其实是不怎么想与陆仁作什么过多的交流,毕竟陆仁的名气里有着不怎么好的一面,所以黄月英一开始就很婉转的下了逐客令。
可是真当与陆仁一谈论到有关机械方面的事,黄月英反到有些后悔了别奇怪,这就是典型的“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要知道在汉时,对这些机关技艺,基本上只要是不能用于生产发展的,都会被那些个顽固人士说成是“奇技淫巧”,后来甚至发展到只要和这些东西挂上点边,都一律的照骂不误。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