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六章    二马同槽(三)-《崇祯十三年》
            
            
            
                
    第(3/3)页
    一个以农业经济为基础的国家或者地区,城市化水平必然很低。就算是城市人口的增加了,也只是总人口数量增加的结果,而非城市人口数量在总人口之中占比的增加。
    原因很简单:效率并没有提升。
    原来一个人可以养活三个人,现在依然是一个人养活三个人,几乎毫无变化,或者是量变尚不足以触发质变。
    所以说,城市人口占比的提升取决于农业效率的提升,城市人口数的增加取决于总人口数量的增加和城市人口的占比,而城市人口的占比又决定着城市化水平或者国家和地区的工业化水平。
    封闭体系下的农业效率低下。这就是中国从秦汉到近代两千多年始终无法从传统农业社会进步到工业社会的根本原因,儒家不能背这个锅。
    ……
    “你的意思是,没有农民工进城,就没有我的房地产大开发计划?”
    老婆眯缝闪烁的双眼,既有对朱平槿歪理的迷惑,也有对朱平槿甩锅的不满。
    朱平槿只好用标准政治术语予以回答:“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是加大城市化的前提;城市化水平的提升,是发展房地产业的必要前提。”
    “那你的办法呢?你是穿越人士耶!”
    “你也是穿越人士耶,而且是化学本科毕业在化肥厂实习过的。你有办法,我就有办法;你都没办法,凭什么让我一个文科生想办法?”
    面对一脸癞皮的朱平槿,罗雨虹终于火了。
    “你是大男人!我是小女人!你是现成的蜀世子,我是未来不确定的世子妃!”
    “好好,我来开动脑筋!”朱平槿害怕两人的谈话被人偷听去,只好在脑门上画起了圆圈。
    “我有了!”朱平槿向老婆宣布。
    “我也有了!”罗雨虹同时反应,“你是大男人,说你的办法先!”
    “M主席教导我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我的办法么,就是M主席的办法:保持高积累率不放松,全国人民勒紧裤腰带,为全面进入工业化时代创造条件!”
    “什么是积累率?我怎么没有听说过?”
    “你不读薛暮桥的书,当然不知道什么是积累率。西方经济学就没有这个词。说白了,这个积累率就是……这个积累率就是一家人存钱与挣钱之间的比例。只挣钱,不花钱,甚至不吃不喝,比如外地人在北京四环内买房子的状态,积累率就是百分之百;那些月光族败家娘们,只知道买买买,积累率就是零,甚至是负数。懂了没?”
    “呸!我买股票那是投资,而且是赚了钱的!”
    “我说的是那些,你自然不算!”朱平槿轻松脱身,然后看着老婆,等她拿出解决方案。
    “单纯的高积累率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没有相应的技术突破,不可能提高农业效率。我的办法,来自于一部电视连续剧……不准笑!”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