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百三十七章    不可貌相-《崇祯十三年》
            
            
            
                
    第(2/3)页
    “然也!”
    凹凸曼终于战胜了犹豫,做了肯定的回答。
    朱平槿的第一步计划得逞了。他干净利落地一剑封喉:
    “天子既为天下至尊,海内何以流贼反于内,东虏寇于外?不知先生可有教我?”
    首轮较量,朱平槿大获全胜。
    第一次君前奏对,顾绛很丢脸地卡壳了。
    这种思维上的停滞导致言语上的卡壳,客气点叫做思虑不周,直接点叫做当众献丑。
    朱平槿让顾绛领教了自己的厉害,也很小心地为他保留了脸面。
    朱平槿用读书人最喜欢辩论的话题回击顾绛,就是为顾绛提供了继续说话的机会和发挥的空间。按照朱平槿的对下面套路的预想,凹凸曼应该带着感激的热泪对他长跪而拜,然后对他高唱:
    你是我的心啊你是我的肝,你是我生命的四分之三!
    然而朱平槿错了。
    顾绛是争取成为伟人的人,一切普通人的套路在他面前都是渣!
    他迟钝了零点零一秒,然后轻松地用朱平槿的逻辑反击回来:“既然曰反,既然曰寇,是故天子仍为天下至尊!”
    卡壳的人这回换成了朱平槿。
    朱平槿身为大明皇族,蜀藩国主,不可能说闯献与四阿哥都是平等国家的法人代表啊!
    不过朱平槿的那点小小尴尬,很快就被他的对手主动化解了,因为顾绛对着屏风上的龙还有一番更深的见解:
    “天下以龙为天子,是故天子以天下唯我独尊。世以为常,实则谬矣!
    反观世子此画,凤冠附于龙角,风云绕于龙身,山海托于龙爪。龙至阳,凤至阴。阴阳相配,天和也,地和也,人和也!
    和者,天地大谐,国运昌盛,人丁繁盛,六畜兴旺。
    风云者,龙之附贰也,亦龙之伴相也,与龙同游于天地间。君臣相知相济,共治天下。文运振起,一代之兴;武运方昌,万仞之峰……”
    这是高人,朱平槿下了结论,绝不可以貌取人。
    顾绛是在借助屏风上的画,阐述他的政治主张,也在考量朱平槿是否为凤凰可栖之梧桐。
    “山海者,龙之衬托也,亦龙之归依也,与龙同生同死……”顾绛仍在朗朗而谈。
    “游龙者,君也!山海者,百姓也!是故君民一体!”
    朱平槿代替顾绛发挥道:
    “君无民,若孤禽野兽,失其根本;民无君,若游鱼浮鳖,丧其元精。
    是故天下虽大,唯君、士、民三人是也!
    家国者,非一家一姓是也。士与君,如风云之于游龙,仁义道德遍行于四海。庶民之于君臣,如天地之于游龙……”
    不等朱平槿讲完,那顾绛已经满含热泪,大声嚷道:
    “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人君之于天下,不能独治也。
    世子愿与士人百姓共治天下,家国何以不保,天下如何得亡!”
    噔!
    打住!
    朱平槿心中大惊!
    他问道:“顾先生可知顾炎武为何人?”
    “顾炎武?”顾绛顿时一愣,良久方摇摇头,“学生不知!”
    “可是先生族人?”朱平槿不依不饶,反复提醒。
    “学生族中人口众多,但确无顾炎武此人!”顾绛再次确认。
    哎!朱平槿摇头长叹(注三)。
    “世子可与那顾炎武有旧?”顾绛不解问道。
    然而这次解释的不是朱平槿,而是他的推荐人兼主审法官吴继善。
    只见吴继善面如桃花,脸带春水,笑容可掬:
    “顾先生不知,我主求贤似渴。早闻有名儒顾炎武得闻大道,故请邱国舅携亲笔书信以下江南。若是寻到那顾炎武,便要请他到蜀地一唔……”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