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百四十五章 金融之惑(二)-《崇祯十三年》


    第(2/3)页

    “想不到,你竟会偷看我青干班的教材!那是D内材料,有密级的,你犯罪了,还会连累我!”

    这次,罗雨虹没被老公干扰:“粮食增加了,人口也要增加。人口增加了,你才有兵源。一千万总人口你能让多少人上战场?”

    “人口动员率顶天半成!也就是百分之五!这时代生产效率如此之低,估计再抽半成,都会对生产造成灾难性影响!”

    “就是嘛!才五十万人你就想打天下?被别人打还差不多!”朱平槿的老婆下了结论,“听说李自成在河南就有五十万!你们D当年打天下有多少人?”

    “最多的时候七十个军。加上地方部队,五六百万总有的。蒋种菜八百万军队,钟山风雨照样起苍黄!”

    “就是嘛!四川人口太少了,还要增加些!”

    “人口现在不能增加!一个四川填泸州都弄得捉襟见肘!将来移民人口,最好是丁壮,进来就可以打仗。”朱平槿亮明了自己的观点。

    他说着,突然觉着不对。刚才老婆还在说开银行捞银子,怎么转眼就跳到了人口数量的增加上?

    罗雨虹不愧老公的红颜知己。见朱平槿眼珠乱转,她立即猜到了他的心思。

    “外省人口流入,你不能用绑架,不能用组织,甚至不能用你招兵买人的老办法。否则在政治上你就有麻烦。你只能利用外部的大形势吸引他们,让他们自觉不自觉地向着伊甸园……”

    朱平槿终于恍然大悟拍了桌子。

    “我明白了!你的逻辑是,通过包揽税收和强制征购获取粮食,让我们的粮食越多越好。粮食多了,银子少了怎么办?争取外部流入。在吸引外部流入银子的同时,吸引这些存银子的人口入川。具体来说,就是用银行来挖坑,利用李自成和张献忠等流贼来恐吓士绅,等他们自己跳进来。让那些士绅在逃难前将银子和所有的财产存进我们的银行,然后他们为了取钱,只有到我们四川来,这样,银子也有了,人也有了,一举两得!这个办法,叫做‘危机转嫁’!”

    “孺子可教也!”他老婆表扬朱平槿,“银行表面上为他们提供一个避险的工具,但实际上给了他们一个利益捆绑的绳索。是他们自己把自己捆起来,怪不得我们。你原来说过一句话很有道理,叫做‘用了我们的钞票,就是我们的人’。现在我把这句话放大,叫做‘存了我们的银行,也是我们的人’!”

    “来来来!坐你老公身边来!”朱平槿亲热地向桌子对面的老婆伸出手。

    朱平槿的椅子是新做的。样式不复杂,纹样也不繁复,突出一个“简”字;但是比起原来那把椅子,宽大许多,两边扶手要两手撑开才能抓住,同时坐三个人都不挤,又突出了一个“尊”字。

    罗雨虹坐上去,双脚悬空。

    “比照承运殿那把椅子做的吧?这就是你所谓的‘四不靠’:手不靠,脚不靠,背不靠,头不靠!”

    “你果然偷偷溜进了承运殿!我爹躺在里面,你个女孩就不怕?”

    “怕什么,死人又不会自己蹦出来!”罗雨虹不屑道:“你个无神论者,还给我讲这些!回答我的问题先!”

    “规格比承运殿那把小一寸。作为一名领导干部,违法犯罪的事我绝不干。但是……”朱平槿迅疾来了个转折,“必要的规格还是要的。这符合我的级别,也抬高了你的身份!”

    ……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