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百四十三章 丰收之忧(二)-《崇祯十三年》


    第(3/3)页

    “光顾自己享受了,也不知道心痛你老婆!”罗雨虹赤裸裸地宣泄不满。

    “昨晚才装好的实验品,也不知道安不安全。这么大把扇子,万一掉下来怎么办?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先行者,我甘愿为夫人的舒适幸福牺牲自己!”

    “哼!说的比唱的好听!”他老婆冷笑一声,坐到了他对面,“发什么呆?又想美女了?”

    “这么大个美女活色生香,我会那么低级趣味?我是CP,是特殊材料制成的,是坚不可摧的……”

    “好了,又开始废话逃避重点!想什么呢?”

    朱平槿自己测算的粮食消耗表推给老婆,一脸无奈:“粮店申请卖粮,我想少卖一点,为明年储备五十万石粮食。可是怎么也凑不够,最多四十五万。李崇文要在潼川圈地招人开荒,这还得耗费粮食。哎呀,怎么办哟!”

    罗雨虹才开了会,对粮食情况很熟悉。她把朱平槿的测算表推了回去,:“我们粮食收得多,但是手下的人也多,这样消耗降不下来。”

    “又是减员增效?”朱平槿询问道。可他的眼神分明不同意。

    “这些人不能减。”罗雨虹说明自己的意见,“你看我们手下这些人,不是打仗的,就是搞科研的,还有是产业工人的前身。这些人不能砍,要砍就砍你的亲戚。”

    蜀王一支从洪武年到现在,已经又一个人发展到万人规模的特殊群体,加上侍候他们的太监宫女,人数还要膨胀三倍。朱平槿在他爹死了以后,利用富顺王和德阳王两大事件,对小宗郡王们又打又拉,终于获得了王庄的统管之权。按照与郡王们的协议,朱平槿获得了郡王们大约一百万亩土地的管理权,除去庄户们和投献户们的分成,剩下的租子由蜀王府和郡王府对半分,大约五十万石左右。作为补偿,朱平槿要补发三年的宗禄,十年还清。可粮食都收了,朱平槿却迟迟没有分租子发宗禄。他的亲戚们已经急了。

    “亲戚不能砍,起码现在不能砍!”朱平槿直接否决了他老婆的玩笑,“他们在政治经济上都有用。我们不能一叶障目,急功近利!租子我想分给他们二十万石,剩下的用市场价收购,这样可以节省三十万石粮食。一人平均两石,不够吃自己拿银子去市场买。为此我们要支付四十五万两银子。宗禄也用银子支付,还是一石一两五的比例,今年先付个十五万两。人均十五两,养活他们自己和家人应该够了。”

    “这实际是用银子买粮,我看可以。农民的五成不能动,一人种五亩地产十石粮,他们只能分到五石,这是最低水平生活保障,也是饥寒界限(注一)。要买粮就找地主,强制收购。你有个舅家的王庄管事不是提出了强制收购的建议吗?你怎么迟迟不批?”罗雨虹把球踢到了朱平槿这边。

    “我倒是想批!”朱平槿对老婆翻了一个白眼,“这不是五百两的问题,而是六十万两!全面强制收购,还要花多少银子?你手头的银子够不够,我怎么知道?别忘了,蜀考一过,又有几百人要发饷!”

    注一:近现代史家公认:古代耕地与人口比例为四比一,即人均耕地数为四亩,又称“温饱常数”。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