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百四十一章 青居古渡-《崇祯十三年》


    第(2/3)页

    贺永年这大半年来连少爷都没见过,只有书信往来。世子说了些什么,他更是一无所知。他只知道按照少爷信中要求,无条件配合陈营长和罗监军。

    听陈有福说世子要防守整条嘉陵江防线,他难免有些疑惑:“那我们要占的地方可就太多了。北边的广元、昭化、苍溪、阆中、南部;南边的合州、巴县(重庆府倚郭),南北千多里地,十几座城池,那得要多少的兵来守?”

    陈有福转头看着贺永年:“我就是经保宁府逃到省城的,这条路走过。一路上走走停停,边走边要饭,差不多走了三个月!“

    说着,陈有福笑起来:“我问世子,如果土暴子或者献贼从我们防线上钻过去呢怎么办?他们马匹多,跑得快,不带粮饷,走到哪就抢到哪。”

    “对呀!世子怎么说?”贺永年急切地问道。

    “世子道,其实很简单。所谓防线,并不是单薄一层。防线前面占据要点,要点派出斥候跟踪敌人,掌握敌人的动向;要点之间有水军步军沿江机动,遇敌则战。如敌只有三五千人,他们可以在一晚上渡江;若有十万人,他们三个晚上也过不完!水军正好在江里等着,来多少杀多少!最重要还在防线之后。我们可以驻扎几支骑兵强军,贼人钻过来,我们便迎头痛击,将他们全部赶到江里喂鱼!”

    “世子所说有理!我们以逸待劳,半渡而击,必定大获全胜!”

    贺永年也是久经战阵的老将了,他一听便知道这个办法好。

    去年十月初张献忠先在达州击败四川总兵浙江诸暨人方国安,邵捷春督师来援,又被打败。邵捷春退守绵州,张献忠跟在他后面,在巴州甩开毫无战心的副将张奏凯,从最北端的广元县渡过了嘉陵江,立即便与奔命追来的方国安部在上真铺、亢香铺等地交战。

    川军士卒长途跋涉、骡马倒损,早已是疲军一支。两军甫一接触,方国安部立即兵败如山倒。

    后来增援上来的秦军、楚军李国奇、贺勇、张应元等收容川军,又与献贼在梓潼城下交战。献贼先诈败,等官军上来捡东西,随后迅速反击,再次大败官军。结果官军非但没有遏制住献贼进军的步伐,反而连重要的城池梓潼县也丢了。

    地处阆中城外的贺家庄,密切注视着这场战事。贺家人认为,除了官军本身的素质太低之外,文官胡乱地瞎指挥也是重要原因。如果当时官军扼守险要的梓潼县,进而牵制献贼,掩护主力进行三天以上的集结修整,不仅主客两军可以合兵一处,而且可让士卒好生休息,恢复体力。可那些文官,除了夸夸其谈之外,对兵学之要一窍不通。让他们来指挥打仗,就是让士兵送死!

    “只是……”贺永年沉思片刻,这才说出了他的另一个担心。

    “如今中原大乱,流贼四处攻城拔寨。听说流贼中有不少官军,他们都会用大炮和火药。陈营长你听说没有,中原的城池比我们四川的城池还高还厚,结果大都被流贼轻易攻破。我们四川的城池中,号称铁打的泸州一样守不住。若是贼子以火器攻城,我怕……防线上的要点一丢,那便门户大开。到时我们反击上去,敌人据城而守,这伤亡就太大了……”

    “世子传了个法子,名叫:守险不守陴(PI)!”

    贺永年摇摇头,表示自己不懂。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