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百二十二章 雷霆一击(二)-《崇祯十三年》


    第(3/3)页

    “臣遵旨!臣以为,阆中虽为府城,然不利我们屯兵,在官府眼皮底下实在太扎眼。若要砸下根铁钉子,作为将来进兵基地。臣倒有一处地方,可供世子斟酌。”

    “贺先生请讲。”朱平槿睁开眼睛。

    “保宁府南部县之新政坝!”

    为什么选在南部县的新政坝?贺有义 解释道,他有一好友,是户科给事中吴宇英之庶次子吴泰。吴贺两家都属利州卫军籍,吴贺两家本是世交。吴宇英少年时便与他父亲交好。吴家虽是军籍,却是世代书香门第。吴宇英本人崇祯元年三甲进士出身。年初吴宇英丁忧回乡,吴泰是故从归。

    前几日吴泰来到省城,与贺有义痛饮了一番。半醉之间,吴泰尽诟京师种种亡国之象。他听说贺有义入了王府做事,起初吃惊不小,但听说世子种种行事,他反倒神往不止。吴泰之母本为吴家丫鬟,生了吴泰便去世了。兴许吴家给了些银钱,他母家在南部县新政坝也置了百十亩田宅。可惜他母家人丁单薄,最近吴泰之舅病死,只留舅母及小女二人,新政坝田地便无人经营了。”

    “吴泰想代舅家献土于王府?”朱平槿问道。

    “正是!新政坝臣去过多次。此处在嘉陵江左岸,是个水旱码头。距离南部县城不过七十里,过嘉陵江即至。嘉陵江从昭化县(注三)至合川县一段,千里江面,水阔滩平,江流舒缓,恰是行船理想之地。从新政坝出发,溯江而上,可至南部县城和保宁府;顺江而下,可至蓬州和顺庆府,新政坝正好在两府中间。沿山路北行约百里,便至仪陇县城。向北再走约二百里,便可至巴州。

    新政坝周围地势平坦,周围有良田万余亩,足可为驻军补给粮草。场外有大山环抱,若设垒筑堡,自保足矣。当地豪绅李、周等数家屡遭土贼袭扰,经年不息。他们也曾请兵剿贼,奈何官府……”

    “区域位置绝佳,能居中策应;控扼大江,自产丰富,补给便宜。地形险要,可以节约防守兵力。此为地利。远离保宁府治,得当地士绅百姓拥戴。此为人和……”朱平槿搬着指头细数新政坝好处。此时他还没有意识到,新政坝数百年之后,将成为新的仪陇县县址(注四)。

    “此地商业应是繁华非常!”朱平槿看着贺有义,突然道。

    “世子烛见万里!”贺有义笑道,“不然臣一个卖酱醋的行商,何至于经常出没于此?”

    贺有义说得有趣,参谋部几人都大笑起来。

    “以后情通局也派人过去设个点!”朱平槿肃正颜色,吩咐刘名升,然后告诫贺有义:

    “若广元、巴州、达州是第一道防线,那么嘉陵江便是第二道防线!这条防线不容有失,中间任何县城丢失,我们必须立即反击,尽快夺回来!要知道,一旦让土暴子过了嘉陵江,那荼毒就不是几州几县之事了。诸位明白了吗?”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