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百八十七章 蜀考张榜(三)-《崇祯十三年》


    第(2/3)页

    如果朝官阻拦王府练兵护庄,王府就要把这官司打到金銮殿上去!”

    舒师傅气势汹汹,嘶声怒吼。他不愧为世子傅,在撕下了伪装之后,言辞犀利的一面立即展示出来。

    下面的听众已经隐隐笑了出来。他们都知道,藩王个个最会吃喝生孩子,福王据说吃成了一个三百斤的大胖子。天下百姓由此嘲笑藩王,称“朱家”为“猪家”,称闯献为“杀猪的”。可舒师傅身为世子傅,可以公开讲这个玩笑,他们可不敢。

    舒师傅已经进入了状态,他揪住过去的几件众所周知的事情不放,冷冷地对着那群书生道:

    “朝廷有藩禁,蜀王府代代贤王,能不知之?成都左护卫本为王府亲兵,乃太祖高皇帝为保藩所设,孰知如今竟然谋反于主上!将娇兵惰,全然不知效忠大明!全然不知效忠陛下!王庄王店守不住,连街上的流氓街痞也打不过,竟然让世子除夕遇险!

    如今王爷新丧,世子掌管府事,自然要整顿护卫与庄丁!招收士子从军护藩,依我大明律法,又何罪之有!以文制武,乃我大明典军之法。世子已然任命王府右长史郑安民为左护卫之正监军、泸州秀才舒国平为副监军。尔等投入王府,正当大有为之时,既想王府的俸禄,又何必瞻前顾后,踌躇不前!”

    ……

    朱平槿悄悄用遮脸布擦了擦满脸汗水。不是天热,而是紧张。

    舒老头话头转了一圈,总算还是转回左护卫上了。政策有了立足点,这就好。

    左护卫是个比较安全的避风港、防空洞。就算是商庄两队,也是巡抚衙门认可了的。

    光凭这两个名号,朝官要抓自己的谋反证据,恐怕有点难。要知道,藩王谋反,可是件惊动天下的大事,那不是一个巡按御史就能定案的。

    昨晚,程翔凤连夜拜访了廖大亨的亲戚刘先生。刘先生对朱平槿发出的信息极为热情,两人就许多问题充分达成了共识。因为事关重大,刘先生还于今日上午携程翔凤拜会了廖大亨。

    刚才程翔凤已经回来,道廖大亨亲自对王府的奏章提出了几点建设性意见。

    这就好!只要稳住了廖大亨一头,刘之勃要只手翻天,那就难了。再给自己一年半载的时间,部队打过仗见过血,上下培养出对自己的信仰,那时就算自己傲娇点,天下又有谁人敢招惹!

    ……

    是啊!书生们仔细思量,忽然觉得舒师傅说得好有道理。

    藩王要吃饭,所以要练兵守财;那我们这些书生也要吃饭,进了王府做事求口饭吃,也没错呀!

    皇帝与藩王是兄弟,是亲戚间。他们家里掐架,凭什么要连累我们这些苦哈哈卖力气码字的?

    再说,王府在皇城坝上公然招兵买马。巡抚和巡按都没有干涉,我们讨饭吃的屁民管那么多干嘛!

    皇城坝上这群跃跃欲试看榜的书生,大都是与蔡绍諴境遇相差无几的穷书生。

    没功名,没田宅,没有权有势有银子的爹妈亲戚,甚至没有正当的职业。他们就是一群残酷科举制度下被淘汰的失败者。

    藩王虽然在读书人中名气不佳,但有钱有粮还有事情做。只要不卷入藩王谋反的事件中,这份职业还是有吸引力的,最起码每月五斗米,不至于让家人饿死。

    前几天有件惨事在成都府都传遍了:一个巴州逃难来的书生饿死在北门桥头边。第二天就有人发现附近一棵歪脖子树上,吊着他的老娘、老婆和三儿一女全家六口。秋收还要等一个月,粮价正是高企不下的时候,若是活活饿死在秋收之前,那可就太冤了。

    那施先生舔舔干涸的嘴唇,悄悄勒紧松弛的裤腰带,眼珠一转,有了个主意。

    他上前拱手施礼后问舒师傅这考试的时间。

    舒师傅对这位年龄与自己相差无几的老先生还是客气的。他答道因为要等周边几州县的考生到来,所以考试日期定在十日之后。

    于是这施先生顺理成章地要求到,他们居所偏远,本来明日便要还乡。如果为蜀考要等上十日,那他们的盘缠可就……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