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百五十一章 抗瘟三宝(一)-《崇祯十三年》


    第(2/3)页

    廖大亨及时镇压了下属的不良思想苗头,这才转身对朱平槿道:“王妃和罗姑娘做出来的东西,自然是好的。下官的意思,是我等为官者,最要讲究仪态官威……若是百姓看见……会不会那个……?”

    老婆就在身旁,朱平槿连忙帮腔道:“刚才吴大人讲的好,事急从权!如今瘟疫蔓延,带了口罩,便可减少人与人之间的传染。少了传染,便可救回多少性命?减轻疫情,这可是关乎社稷的大事!‘上有所好,下必趋焉’,官员带了头,做了榜样,百姓们自然效仿。若能少死一个百姓,若能让大明江山永固,本世子甘愿天天戴着口罩!”

    廖大亨不愿戴着那难看的口罩,并不是他不知道口罩可以减轻疫情,而是作为四川巡抚,没人敢对着他喷口水。如果他愿意,他可以命令所有人在十步之外对他说话。不过朱平槿的话,无疑给了廖大亨以很大的政治压力。“上有所好,下必趋焉”,是讲老百姓都跟着官员们学。若是学好了,那自然是官员的成绩;若是学坏了,那这个开坏头的官员……朱平槿相信,廖大亨作为在政治上绝顶聪明的一个人,一定会支持自己的。

    廖大亨勉强点头:“那下官只好……”

    “禀报世子,下官愿来带头!”一个官员突然打断了廖大亨。

    谁这么大胆,敢于当众给巡抚大人难堪?

    大家定睛一看,原来是巡按刘大人。

    刘之勃站出来对朱平槿拱手,慷慨道:“世子说得好,上有所好,下必趋焉!陛下降诏罪己曰:张官设吏,原为治国安民(注一)!我等官员,就是陛下治国安民之马前一卒。如果一个小小口罩,都不愿为民率先垂范,陛下还要我等官员何用?”

    新任巡按大人突然跳出来强硬表态,让一众官员意识到,现在的四川已经不是廖大亨的一言堂了。除了巡抚,还有一个地位相当的巡按。这个巡按的态度,同样会决定他们的仕途。可是他们也不能当着廖大亨讨好刘之勃。这种政治上的突然转向,简直就是政治自杀,既会让原来的主子恨死你,也会让现在的靠山轻视你,更会让周围的同僚鄙视你。所以他们明智地选择了沉默,平台上的热闹气氛顿时消散无踪。

    好在廖大亨并不愿意在一个口罩上挑起抚按之争。他对刘之勃挤出一丝笑容,又对朱平槿躬身谢罪道:“倒是本抚犹豫了!世子带头,本官和刘大人甘愿附骥!”

    廖大亨这个老油条,轻描淡写之下,不仅化解了自己的尴尬,还把带头的责任推给了朱平槿,最后将刘之勃的带头之功说成了附骥之功,偏偏刘之勃还不好上前理论!

    “自即日起,在城各级官员,每日出门,必须佩戴口罩,直到疫情解除!有不戴者,本官和刘大人都要以不恤民情之罪参他!”廖大亨严厉地吩咐下级官员。

    官员们回答得参次不齐:“下官遵令!”

    现在轮到郡王们开始起哄。

    “这东西回家就让婆娘们赶做!”

    “我家那些婆娘,让她们打雀儿牌可以,让她们做这口罩……”又是内江王浑厚的男中音。

    “那就用你孙子的尿布遮嘴!”石泉国老王朱宣堄道。

    还有一样好东西放在木箱子里。压轴出场的,必然是真正的杀手锏!

    朱平槿悄悄注视着老婆,注视着她的双眼中射出的光芒。那是银色的光芒,是银子独有的颜色。听老婆刚才的语气,分明老妈也参了一股!

    盖子打开,谜底揭晓。

    老婆拿起几块灰不流丢、黄不拉几的小砖头,递给各位上流人士见识一番。

    “这东西还是热的软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