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百一十七章 平湖微澜(三)-《崇祯十三年》


    第(2/3)页

    夜色深沉,天上没有一点星光。街上黑得伸手不见五指,只有王府城墙上的灯笼,能为路上的行人提供前进的方向。

    三更已过,朱平槿还没有睡。世子府西暖阁的黑暗,像一团散不开看不透的迷雾,把他严严实实笼罩其中。

    朱平槿在等待贺有义和程翔凤到来。不知过了多久,殿外终于传来开门声。沙沙的脚步声向大殿走来。大殿门口有喝止声,那是值夜班的魏辰和何承峻在盘问。

    脚步声进了大殿,李四贤在西暖阁外奏报。听到世子叫进,他便进殿点亮蜡烛。大概他感觉到了世子府中的紧张空气,竟然套上了江口之战中穿过的胸甲,插上了那把杀过人的短刀。

    “都叫进来吧!”朱平槿揉揉眼睛吩咐道。

    进来的除了贺有义和程翔凤,还有位中年男子。他身材瘦高,留着一撮稀疏的山羊胡子,一见朱平槿,立即跪下磕头,口称罪臣王昆山。

    朱平槿离座,亲自将王昆山扶起,请三人坐了,这才笑着对程翔凤道:“王先生是程先生的同年吧?”

    程翔凤笑着回答,王昆山与他都是同科乡试举人。今夜王先生冒着天大的干系和不忠不义的污名赶过来,就是要奏报世子一个重要消息!

    贺有义和程翔凤策反王昆山已经两个多月了,切入点便是程翔凤与王昆山的同年关系。为了确保王昆山顺利入毂,贺有义和刘名升甚至拟定了绑架王昆山父母妻儿的行动计划。昨日陈恩通知王昆山参加议事,王昆山便及时知会了刘名升。现在议事有了结果,王昆山又亲自赶来奏报,这说明他已经明确选边站队。

    听王昆山将议事情况细细说完,朱平槿心中有了底。

    “王先生不必着急。这蜀王府的天还塌不下来。”朱平槿微笑着对王昆山道,“刘尽忠、陈恩此两人,欺蒙君王,这是不忠;离间亲亲,这是不义;罔顾百姓,这是不仁;藐视官府,这是不法!有此不忠不义不仁不法四罪,当族诛之!王先生为除二奸,不惜减损声名虚与委蛇,正是劳苦功高,何罪之有?”

    世子赦免了王昆山的罪,就为他将来的使用定了调,这使他感激涕零。只是世子微笑中便要族灭某人,更让他心惊胆战。

    “二奸蒙蔽父王和叔王,以这二奸之无能,还必有大奸在幕后运筹帷幄。王先生不妨试观之。”朱平槿的脸上挂着淡淡的笑容,轻言细语补充道。

    及时得知吟月阁会议精神的人,除朱平槿之外还有一家,却是蜀王朱至澍的嫡三弟富顺王朱至深。

    富顺王朱至深与朱至澍一个爹妈,老二夭折后,他便成为朱至澍最大的弟弟。若说他不想更进一步那是假的,只是亲王继承,朝廷有严格的标准。只要大哥朱至澍及其儿子中有一人尚在,蜀王之位便与他遥不可及!

    富顺王府深处的一座偏殿里,年龄小世子朱平槿半个月的富顺王长子朱平檙(CHENG)(注一)一脸兴奋。

    “父王,儿臣以为,蜀王府必定会闹起来,闹得越大越好!”

    “何以见得?”朱至深不动声色。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