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章 两全其美(一)-《崇祯十三年》


    第(2/3)页

    先得把罗姑娘与买流民这两件事分开,因为两者无论如何都联系不上。如果说两者之间有点联系的话,就只有那个罗姑娘的弟弟罗景云。但罗景云在买人时不过当了一回医生,作用不是很大。流民买回来后,罗景云也没有带着安置,而是直接回家了。买人实庄不是什么大事,本来也是要买的。庄户每年都有跑的死的,今年还有被流贼掳去的,所以今年缺额比往年更大,缺了人自然到人市买。

    不过以前买人的事都是自己亲自安排,今年儿子招呼不打,自己就买上了。原因是什么?他要干什么?难道他真的要做茶马生意?眼下看着倒是很像。出城门没有给地方官打招呼?只要没有亮出仪仗自报家门,就没有关系。地方官只会睁只眼闭只眼假装糊涂,不会主动给王府添麻烦。

    买人的事不大,世子先前也禀报过,或许自己这几天病了,世子不愿打搅自己的休息罢了。王妃心里对买人之事做出了基本判断,那罗姑娘重新出现在她的脑海中。

    那罗姑娘分明并非一个大家闺秀,连一个小家碧玉也轮不上!家里的男人还没死,再招个惹事的妖精媳妇天天顶嘴吵架,这日子还怎么过啊!

    王妃心里哀叹着,凭着一个女人和母亲的直觉,牢牢锁定了罗雨虹,开始对她进行抽丝剥茧的分析。

    儿子为何如此之快便与罗姑娘那般熟络?去年腊月二十四晚上,世子召见罗姑娘,去请的人出了一点意外,原因是罗家以为王府抢人。以此判断,世子和罗姑娘之前并不认识,当晚两人是第一次见面。此后两人的见面次数,王妃在心里掰了一下手指头,除夕、初三、初四、初六,前后十四天里总共见面了五次。两人见面的时间,腊月二十四晚上不到一个时辰,两人关着门说话;除夕晚上只见了一面,两人话都没说;初三、初四、初六相处的时间就长了,都是半天大半天。

    总共见面五次,两人便如情人一样。甚至感觉比情人关系还近,像两口子。这可能吗?王妃有点想不明白。她嫁进王府自然是父母之命,掀起盖头前可是连王爷的面也没有见过的。但她记起来,出嫁前她喜欢过一个远房的表哥,好像也是没有见过几面,也没有机会说说心里话,她就这样喜欢上他了。

    “这事最终不是没成吗?”王妃暗自责怪,“也许年轻人就是这样?红尘浊世姻缘一线,找到了喜欢的人就会彼此相恋?”

    从自己的人生阅历中没能找到依据来判断,反而陷入了自己的情感纠葛。王妃只好推倒重来,转从其他方面来分析。

    从家世来看,那罗家倒也不差。城南城西各有一家药材铺子。店子的招牌叫什么呢?忘了,好像是叫福仁堂?对,就是这个名字。罗家人的城南那家铺子,规模不小,当街店面五个开间,上下两层,后面还带个前后有两进的院子。在城小人多的成都府再买这种院子,已经很难了。家里人丁稀少,娘早走了,只有一个爹一个弟弟。他爹是成都府颇有名气的罗小儿,专治小孩女人各种疑难杂症的。世子小的时候,她爹还进府给世子瞧过病。依稀记得她爹高大俊朗,是个标准的美男子。弟弟小一岁,上过学,最近跟着世子乱跑。不过这罗家家景虽然不错,医家也算不得贱业,但比起城南的张家和城西的祖家,估计就差远了。城南张家做皮货生意,听说一直做到了塞外;城西祖家是官宦世家,家里出过按司(按察使)的,良田好几千亩。上次他三婶递话进来,光陪嫁的上等好田便有一千亩!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