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算是陈设比较完善的,只有一间设计室,和一个小型超算服务器机房。 这里面,存着现在世界顶尖的技术。 从这边改造好一年多以来,顾松在这边,陆陆续续在把一些略领先于现在技术水平的东西,整理出来了放在这里。 跨越时代的黑科技,没敢放,怕万一网络防御措施被攻破。 在把量子计算机和人工智能搞出来之前,顾松不准备冒险这么做。 现在,却是时候想这些事了。 当然,首先需要把0号机给整出来。“谢小宝”蜗居在自己的脑袋里,能力大大被限制了。人工智能的程序,自然要跟计算设备能互联,功能才会得到大规模的拓展。 他走进设计室,脑子里谢小宝继续推演着设计方案,他则把一些已经完成、确定需要制造的零部件开始进行拆解。 这些设计图纸都需要做精确,然后在旁边操作间里,由现在能买到的精密机床慢慢加工。 万事开头难,先写写画画,再敲敲打打吧…… …… 王随振的课题,确实快突破了。 从华科院那边出来,到燧石研究院牵头做材料结构研究,最主要打动他的原因,是顾松当初给的一份研究计划。 围绕纳米碳材料这个大课题,确实有很多东西值得研究啊。 而且,现在他攻关的一种石墨烯材料,有了非常可观的进展。 碳材料一直是人类广泛使用的材料,特别是到上世纪中期之后进入碳纤维时代甚至本世纪初进入纳米碳材料时代,简直是精彩纷呈。 从碳纤维出现之后,航空航天就有了新的强劲材料,又轻强度又大,最适合这种通过燃烧化学燃料要推进加速的玩意了。 性价比高啊! 而纳米碳材料更是千姿百态,富勒烯、碳纳米管、石墨烯、碳纳米洋葱、碳包覆纳米金属颗粒、碳气凝胶……各有各的用途,而且用途这一深想,真他娘的科幻啊。 顾松给王随振的,就是看用石墨烯,怎么实现一个高温超导。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