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五章 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磨刀》
第(2/3)页
杨山鬼感觉很神奇,他记得小时候可不是这样的,小时候不管走到哪,人们知道他的身份,都非常惊讶。人们要么想把他抓起来,要么想让他光复大隋。
这些士兵,很明显,认出了他的身份,为什么没有动作呢?
杨山鬼百思不得其解,走出传送阵半天,他又回到原地问道:“你们知道我是谁吧。”
那些将士只是抬了抬眼皮:“杨山鬼,大隋皇子,如今拜无名剑仙为师,久居东海剑仙崖畔。对不对?怎么,你找我们有事啊。”
“没事。“
“没事你还不快走?我们很忙的。”
“我是大隋的皇子诶,你们就不怕我乱来?”
当杨山鬼说出这句话的时候,那些士兵,不约而同的笑起来。似乎是听到了天底下最好笑的是事情,其中一位士兵走过来,拍了拍杨山鬼的肩膀:“小老弟,你也不看看这是什么地方,虽然你很强,但是在长安城内,翻不起什么风浪的。”
确实,虽然现在大唐有些动荡,大家都在为修建万里长城烦透了。
但是长安城,始终是一道坚固的壁垒,道祖佛陀来了都没用,更何况是一个小小的杨山鬼?
所以这些士兵,才不怎么在乎他的身份。如今过去这么久,大隋的那些老臣,死的死,伤的伤。一个皇子而已,能翻起什么浪花?
杨山鬼自讨没趣,跟在谢宝树身后,离开了这里。
一个国家的强盛,就是要看人民强不强盛。杨山鬼看在心里,如今大唐的人民,可比当年大隋的要强多了。有底气,有实力,才能
拥有这种强盛的心情。
谢宝树走在长安城里,跟上一次,完全是不同的感觉。
在这里,他竟然感觉到一股熟悉的气息。果然,在一处早餐铺子,谢宝树找到了正在吃早饭的鹿老爷子和江暮云二人。谢宝树很是惊讶,这两人怎么会在一起?
江暮云也看到了他,很是开心,端着一碗豆浆就跑归来,也不怕洒了。
几人坐着,才说清楚了事情。谢宝树这才知道,原来江暮云,继承了朱雀阵法。这一切让谢宝树觉得始料未及,长安城大阵,怎么会到了江暮云手里?
这一切,他想不通。
不过只要江暮云开心,他就没什么好说的。
世间的一切好与坏,对与错,都是分别。不要纠缠在影像之中,妄念不息,被影像所束缚。一切的事情没有绝对,要看好自心,时刻要提起正念,修正自心。
作为一个凡夫,是永远体悟不到圣人的密意。不要用狭小、局限的目光,去对他人的妄言猜测。努力安住自心。透彻影像的束缚。
不要被他人的歪曲的知见所动摇。努力修行法决,体悟修行的真谛,修行的目的不是为了是非,而是透彻真相,摆脱是非,让自心得以安住,回归于自我。
要务实修正,不要学点皮毛、花架子,就班门弄斧,夸夸其谈。真正的智慧没有局限,瞬息万变,随机应变。只要是能够让众亲逃离轮回的苦海为目的。
静下心态,消除不必要的妄念。关于这个妄念,这个妄念不是要彻底地消除,因为心性本来就是作用,如果把这个妄念断除,就是说诸相断灭。
如果诸相断灭,心性就自然就失去了意义,所以说诸相不能断灭。诸法不说断灭相,这个断灭指念头的取舍。应用的时候必须要起念,安静的时候念头即可止息。做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犹如雁过长空,绝迹无痕。
为什么说,悟后起修才是真修,悟,就是了解到了事实真相,找到了根本,这样可以站在本体,站在自家这个角度来看问题,来进行对自心的修正,这个自心指“妄心”。
如果没有悟到,处于迷茫状态,看不到事相的根本,站在影像中这个角度来看问题,自然就会产生对影像的分别。讲得再多,语言多么巧妙也是妄念。
修行要有程序,首先要锻炼安住、静止念头,长时间的锻炼,功夫成熟,智慧展现。这时要回过头来,继续见山就是山,见水就是水,来进行锻炼在影像中不乱于心,不动于情,粘尘而不染尘,这种清净心态。
谢宝树跟江暮云聊了聊天,随后又说了些好玩的事情。
很多人都知道要修行,也知道要发大心、立大愿,发心立愿其实很简单,但要恒持道心却不容易.人
生无常,世事难料,如果发下大愿却动辄心生退转,把有限的光阴浪费在犹豫不决上,实在太可惜了!发大愿不能太轻易,无论遇到任何困难,都要坚定志愿、磨炼耐心、训练毅力,方能度过难关。
《北斗真经》中说:“人身难得,中土难生。假使得生,正法难遇”。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