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一章 真龙显世,大雨滂沱-《磨刀》
第(1/3)页
景宁想到谢宝树,越是睡不着。
干脆起身,翻开道经,准备看看上面的妙法。景宁感觉到,自从自己继承真龙传承之后,心性就有些暴戾。龙族嗜杀,这是无可避免的事情,只有翻阅道经,才能静下心来。
以前,宗门里有人说景宁的坏话,她不在乎。
修为高了以后,景宁却想把那些人都杀掉!
这就是滋生心魔的前兆,景宁觉得自己的修为,增长太快,心性修炼还不够。她很想报仇,但是也知道,不能急于一时。所以翻阅道经,修炼心性。
道门静心之法,天下第一。
佛宗也只能排第二。
白玉蟾祖师的《屏睡魔文》中说:“元神离舍,涣散无归,真气去体,呼吸无主,云掩心天,波浑性海,慧镜生尘,智剑无刃,以兴为寝,以明为晦,冥然如鬼山,黯然如鬼谷。其酣兮如酒醉不醒,其暝兮如药酘酩酊,其滋味兮如旱鱼入网罗,其意思兮如饥鼠贪画饼,其鼾兮如雷霆搅万山,其竞兮如波涛落崖井。”
睡眠导致心性的蒙蔽,元神涣散,不能守一归静,白玉蟾祖师用了几个比喻来说明其危害。那么战睡魔保持清醒实际上就是要回到原本的清静清醒状态,然后才能进行接续的各种修炼活动,战睡魔就是一种修炼心性的方式,以保持性灵不昧。
在《北游语录》中,道门真人曾追述自己早年于山东玉清观炼睡的经历:“吾在山东时,亦尝如此,稍觉昏倦,即觅动作,日复一日,至二十四五日,遂如自然,心地精爽……他人只知纵心为乐,殊不知制得心,有无穷真乐”。
《道友索茶》:“爽气自生常洒落,睡魔战退得清凉,有为终是归生灭,无事天然定久长”。另外还有李志明祖师连续十年不沾席。于志可祖师从在道门以来五十余年衣不解带胁不沾席。
关于战睡魔一事,白玉蟾祖师专门写作《屏睡魔文》一篇,首先感慨人生短暂,说明昏睡状态影响修炼,并在文末说:“吾虽曰睡魔之精,乃汝自身之一灵,神清则睡魔去,神昏则睡魔生,但睡其形而不睡其神可也,聚之为元精,蓄之为一灵,融之为太虚,放之为太清,令子住舍而留形,可以不死,可以长生。
予笑曰:不知我之屏睡魔乎?睡魔之屏我乎?”说明睡魔是自己身体精神中生发的恶念,需要通过保持精神清醒来驱逐睡魔,并且通过战睡魔可以实现个体的超越。
张三丰祖师关于睡魔也写有两篇诗文:
一为《力敌睡魔》:“气昏嗜卧害非轻,才到初更困倦生。必有事焉常恐恐,只教心要强惺惺。纵当意思形如醉,打起精神坐到明。着此一鞭须猛醒,做何事业不能成。”
二为《鹧鸪天》:“战魔需
战睡魔先,此是修行第一鞭。目下辛勤熬一夜,壶中日月换千年。筑基事,志要坚,须凭玄牝觅玄玄。神归气复体成丹,然后开炉讲炼铅。”这首诗说明战睡魔的作用,只有先战睡魔才能展开之后的内丹修炼。
道教所谓的降伏“三魔”,也并非绝对断除食、睡、色之需,而是要剔除其对人有损之处,并通过这种方式来实现自我超越。
夫学道修真之士,若习睡功玄诀者,于日间及夜静无事之时,或一阳来之候,端身正坐,扣齿三十六通,逐一唤集身中诸神,然后松宽衣带而侧卧之。诀在闭兑,目半垂帘,赤龙头抵上腭,并膝,收一足,十指如钩,阴阳归窍,是外日月交光也。然后,一手掐剑诀,掩生门;一手掐剑诀,曲肱而枕之。
以眼对鼻,鼻对生门,合齿,开天门,闭地户,心目内观,坎离会合,是内日月交精也。功法如鹿之运督、鹤之养胎、龟之喘息。夫人之昼夜有一万三千五百息,行八万四千里气,是应天地造化,悉在玄关囊龠。使思虑神归于元神,内药也。内为体,外为用。体则含精于内,用则法光于外。
使内外打成一块,方是入道工夫。行到此际,六贼自然消灭,五行自然攒簇,火候自然升降,醖就真液,洗养灵根,故曰:玄牝通一口,睡之饮春酒,朝暮谨行持,真阳永不走。凡睡之功毕起时,揩摩心地,次揩两眼,则心身舒畅。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