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九章 降伏心猿意马-《磨刀》
第(2/3)页
修禅的人不求三宝加被的,如果是你修禅定的人,说佛菩萨加持,非着魔不可,这都是贪求冥感的。,想求一种相应。在自己习禅定的时候,心里贪求,或者圣人或者菩萨来加持。
这跟念佛不同,跟其它的行门不同,修禅定的人,假使修三摩地,心求悬应,修定的人,一定着魔。,魔也是乘虚而入,不是无缘无故就来魔的。因为你贪求冥感,魔就来了。
哪里头来的?心魔。
五十种阴魔,阴魔即是心,从五蕴生的,自生的魔来障失你的定力。凡是着魔的,都是心引进的,心正魔不能入,心邪魔则能入。修禅定的人讲魔来魔斩,佛来佛斩。
所有修行的人,对任何境界相,根本认为“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但是有形有相全是假的,见诸相非相。若能这样子来,魔不入体了。
心魔都是乘虚而入的。
雷经文现在就是这样,被方遥打击得,忘了几十年的苦修。
方遥直接趁他不注意的时候,直接伸出手,巨大的手上,将雷经文的脖子一扭!顿时,一个九境体修,就这么丧生在方遥手上。方遥没有一点开心的样子,将雷经文的尸体,随意丢在一旁,看着曲笙歌母女,冷眼道:“接下来,就是你们。”
谢宝树在一旁,看的是目瞪口呆,他问道:“就这么死了?”
这可是九境体修啊,可以横扫整个天水州的存在,现在竟然就这么死了,谢宝树真是没反应过来。在天水州,百年都难得一见,九境修士。在这里,却死的这么随意。
宋恒很是认真,说道:“心魔,可是修路上的大事,你可以要注意。”
谢宝树很少看自己的师父,这么认真,他点了点头。
人修行,谁都会有妄想,谁的心里都有一只猴子,所谓“心猿意马”。为什么将心比作猴子?因为它蹦蹦跳跳,无时休息。人的妄想纷飞,无时刻停止,跑到东南西北,却不留在中间,因为不留在中间,便向外驰求,把自己忘了。
心魔,在佛宗中,被称为“心猿意马”。
心猿意马,前者的心指的是心念,六十种心相,其中之一为“猿猴心”,说明躁动散乱的心念如猿猴攀缘
不定,不能专注一境。“意”则犹如奔马,不停的为外物所牵,向外追逐,故称“意马”
佛宗的修行上来说,都是从心猿意马上进行调伏,直至最终彻底治服,让心猿和意马生起正思维、正精进、正信、正念等时,也就成为了妙用。
战胜心魔是修行的第一关,此时的魔力来自于自身。选择修道者,多因生活坎坷、命叨喙浴经苦难而忽感世事无常而决心从善如流,修身悟道,因此,修行之初便会产生诸多心魔相扰,使修士难以自持,各种恶劣习性阻挠修行,且难以摆脱世俗眼光而信心受挫。
宋恒非常知道这一点,他当年,也有过心魔,所以想提前让谢宝树知道。
刚才的雷经义,虽然境界高,但是心志不坚定。
越是受到质疑的时候,越是须坚定信念,不必在意世俗的眼光,这些都是魔力幻化而成的东西,要么小鬼唆使、要么妖邪引诱旁人影响修士的心智,所以,此时若听信于人,也许前功尽弃。
有些人修道乃兴趣使然,属于三分钟热度,不会持久。故而,真正修道之人也会受到这些半途而废之人的语言、行为干扰。此时,切记,修道非一朝一夕,听信失败者的言论便轻言放弃,岂不可笑?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