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三章 随时随地可清静-《磨刀》
第(1/3)页
王紫玄呆坐在山巅上,很是不开心。
这一次,她来到冰雪州,发现了如此人间惨剧,当即提着剑,要去找那位州主苏媚儿的麻烦。却被自己的师父拦下了,这是王紫玄,第一次被自己的师父训话。
以前不管做什么,都是没关系的,现在怎么回事?
紫霞神君却什么都没给她说,只是留下来一卷道门的典籍,让她好好观看,修一修心。王紫玄一直以来,都是修剑的,还不知道什么是修心。
在这紫府中,待了好些天了,一点进展都没有。
心生种种魔生,心灭种种魔灭,修仙之道,别无他事,只是“炼心”二字。心生于物,死于物,机在目。心,如主人,目,如门户。本来之真心,空空洞洞,无人、无我、无物,与太虚同体,焉有生死?其有生死者,后天肉身之心耳。
王紫玄看到这些话就头痛,她把书本甩到一边,很是烦躁。
这时,一个身影,缓缓飞到她身边,笑道:“你还好吗。”
王紫玄定睛一看,顿时有些开心,她笑道:“你怎么来了。”
谢宝树有些无奈,说道:“担心你啊,没办法,只能过来看看。我师父刚才砍死了金龙真人的一道分身,没想到,你师父和另一位穿着银色道袍的真人,就冒出来了。”
王紫玄没好气的说道:“那是我师叔,银狼真人。”
谢宝树觉得有些好笑,说道:“你们道门的,可真是会取道号。一个金龙,一个银狼,都是道君坐下弟子啊。你为什么被关在这里?是不是想砍死那位州主。”
王紫玄点点头,将那本书籍甩给谢宝树,说道:“师父说我得练练心才行,这本书我也看不懂。”
谢宝树接过一看,原来是一本道门心经。
炼心者,仙家彻始彻终之要道也,心地茅塞,虽得丹道,亦是旁门。虽成顽仙,不登玄籍。然世间之顽愚之人,妄想避开炼心,直入丹道修炼,世上修道者多如牛毛,为何成道者凤毛麟角?
更有甚者,妄谈玄关,玄关一窍,微妙难知,丹道之修炼,如不明玄关,犹如蒸沙成饭,认幻丹为真意,入魔境为大成,此类修士如无明师棒喝,下场非癫即狂,浪费一生。
谢宝树翻开了一眼,书籍的作者是青华道君,也是道门有名的一位道君,不过不在世间了。
“玄关一窍,先天不传之秘,历代祖师所不欲尽言者,尽付于子。夫玄关一窍,乃诸圣诸仙,特从明心见性时节,提出两字,以教学者。心何以明?忽然而明。此玄关也。性何以见?忽然而见。此玄关也。玄关为明心见性之灵机,结眙炼丹之妙括。故古人恁空提出两字以教后学,使其从针锋上打一筋斗,电光中立一注脚。”
“
仙家之分身化气,出水入火,上天下地,千变万化,皆从此玄关参得来把得定。打得筋斗转,落得注脚实,则变化由心,幽显惟我,无难事矣,此数言皆天机也。非有十年功苦,钻研不透难然,执着十年,便是痴见。易则顷刻,难则终身。子具宿慧,谅决不难。”
王紫玄看见他的神情,问道:“你看得懂?”
谢宝树点点头,说道:“这怎么看不懂。”
王紫玄顿时沉默了,她出身书香门第,是懂诗书的。但是看到这些晦涩难懂的经文,还是会觉得头疼。谢宝树竟然丝毫不觉得枯燥,到底谁才是道门天才?
谢宝树倒觉得没什么,他喜欢看书,而且也不觉得,这书籍有多晦涩难懂。
《道德经》云:“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