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大家冷静些,这事情不至于如此啊,都是一些没根据的胡言,大家怎的能这么污人清白的,这不好的呀。” 五根婶着急忙慌的解释,“大家都是乡里乡亲的,刘大夫帮衬着村里这么多年,不要一时冲动就闹到村正那里的呀,大家有话好好说呀。” 或许是想到了村子里有个大夫的方便,隔壁蒋家村比下沿村富有一些,但他们村子就没大夫,平时看病什么的都是来找刘大夫。 刘大夫定居下沿村,也是村子里的好事,他行医便宜,看病手段高明,比城里的大夫都要好不少呢。 刚才激动的人群因着五根婶的话冷静了下来,但他们话都喊了,这时候也抹不开面子的呀。 五根婶懂得察言观色,一看就知道大家的意思,转头对着季幼仪还有刘大夫说好话。 “幼仪,刘大夫,大家都是一时激动,你们别介意啊。都是听了一些旁的胡言乱语才会对你们有所误会的。” 她赔着笑脸,说道:“刘大夫在村中多年,大家都是明白您的为人,也敬重你,村中哪家没受过您的恩惠呀,刚才那些是气话,您可千万别放在心里。” 刘大夫板着脸,穷神恶水出刁民,这话今日算是见识了,早些年住京都那时候,谁看到他不是客客气气的。 “我跟你们是银货两讫,没什么恩惠,若是真要我走,说一声,我二话不说就离开,但若是想污我名声,老头子拼上多年的老脸不要,也要去县衙问上一问的。” “使不得,使不得呀。”五根婶听着要上县衙,顿时着急了,“这些小事情,咱们乡里乡亲说开了就好的呀,怎的还要上县衙去,那可以冤了呀。” 其他人纵然心有不甘,但也纷纷附和,不想将事情闹的这么一发不可收拾。 在他们心中,这事情跟他们关系着实不大,不就是说两嘴的事情吗,何至于上衙门。 五根婶见刘大夫不肯松口,转头去劝季幼仪,“幼仪啊,听着婶子一句话,快劝劝你师傅呀,不然你以为在村子里生活,该是处处为难了。” 季幼仪将头埋在安安颈边,闷声说道:“婶子觉得我该如何?” 五根婶没看到她的表情,还以为她是听进了话,心头欢喜的说道:“那自然是让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呀,这闹大了对你也是不好的啊。” 安安的情绪稳定了下来,季幼仪也算是放心下来,一旁元哥儿小声的哭,也不敢说话,只是担忧的看着两人。 她将安安松开,擦了擦他小脸上的眼泪,温和笑道:“安安乖,带着元哥儿回内室去,这里娘亲搞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