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不淘汰,还等什么?-《你点的爱情已送达》


    第(2/3)页

    接下来,尚雪峰又给每个人做了分工,晏超然、臧雪、周方平加上五个帮工,每两个人为一组交替审稿,他自己担当协调员和总指挥。孙艳是临时工,水平也有限,就不让她参与征文比赛的事情了。

    最后,尚雪峰又补充说“肯定有很多稿子在初审的时候就会淘汰掉,不要直接淘汰,拿来我看一下再做决定。”

    开完了会,晏超然就去登录编辑部的邮箱,看看有没有新投来的稿件。按照以往的经验,假期之后第一天上班,应该是没有什么稿件的,因为作者也要放假。征文活动又是从十月一日开始的,应该也不会有人投稿。

    登录之后,晏超然才发现,他的想法非常错误,虽然没有什么人给《超古》杂志投稿,但参加征文比赛的文章却有八篇。

    他对编辑部其他人说“举办征文比赛的通知是九月二十九号才下发的,今天一上班,邮箱里就有八篇。看来这个国庆假期,有不少作者并没有放假。”

    “那倒不一定,有的作者可能是把以前写的稿子改了改,甚至一点都没改,就投过来了,不过是应付公差罢了。如果真想写一篇好文章的话,这么短的时间,也很难写得出来,除非是水平很高的作者。”周方平说。

    “有道理。”晏超然说。

    国庆节假期前,尚雪峰就已经知道了有五个人要来帮工,还向文化局申请了五台计算机来。

    燕然楼上空置的房间很多,但分开办公不利于审稿工作的交流。编辑部的办公室面积很大,足够十个人办公用,于是尚雪峰就让五个帮工和晏超然他们一起办公。

    所有人都有计算机,收到的稿件不用打印出来,也可以审。但尚雪峰让把所有的稿子都打印出来,因为市里面为这次活动下拨了经费,必须得花出来,要是花不完,还得退回去。编辑部难得获得这么多经费,不花白不花!

    晏超然把八篇稿子打印出来,四个组,正好一组两篇。

    和晏超然一组的人,是从玮城市文联借调来的,是今年刚刚参加工作的大学毕业生,姓刘,别人就管他叫小刘。

    晏超然打开自己要审的第一篇稿,看了一眼题目和作者的单位,发现稿子刚好是文联发来的,署名作者是文联的主席。

    征文比赛的通知里面明确要求,每个单位提报的文章,有一篇要署名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文联是一个很小的单位,只有一篇稿子的任务,文章的署名自然是一把手。

    那篇文章的实际篇幅并不长,但字号和行距很大,表面上看起来也就是一篇“大作”了。晏超然看了一遍,发现文章不过是从网上复制粘贴了一些内容,东拼西凑而成,毫无新意,心里说这种稿子不淘汰,还等什么?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