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就算诸犍真被杨大个收入囊中,不是不可,只是自己与张道璆初次见面之时,对方已经答应了那桩买卖,诸犍与殒命全归杨大个所有,反而是无益,剑侠便可以心剑合一,因此能驾驭一把飞剑,只是不能御剑遨游天地,那可是飞剑至二、最多为五的剑仙境界,有了人与剑的通灵,才能有真正的飞剑一说,自然,二尺刀也是如此,可两个娃娃抢着喝奶,先不说够不够喝,怕就怕吵起架来! 黑衣男人拍了拍道士的胳膊说道:“天下有名的宝剑是不是都用活人献祭的?这才有了剑灵一说?” 年轻道士笑着答道:“多半如此!” 男人瞥了一眼自己腰间,空无一物,竟有些无奈,继续问:“剑有剑灵,刀有刀灵,这我知道!只是诸犍与殒命的灵气所在?也是如此吗?先前我试过司马长安的诸犍,的的确确的认主之物,没有个一年半载的驯服与温养,虽还是一把锋芒毕露的绝世好刀,可真真正正的意气却是被‘束缚’!” 道士默不作答,变回如初的冷漠! 说起祭剑,也有征伐四方的军队,偶有天灾人祸便举要以牲畜祭祀之法祈求神明保佑,恳请天仙庇护,屡见不鲜。铸剑献祭的行径,只是所献祭之物竟是活生生的人,更有铸剑师将自身投入剑炉之中祭剑,牲畜也好,宝剑也罢,要想成为神物就必须拥有灵性,而人,便是万物灵长。此事虽称不上匪夷所思,可也算得上是一件令一些外人看来有些不齿的事情。 说起烛家,祭剑不假,祭炉中铸就的神剑真有剑灵亦不假,献祭之人除了宗门内恶病在身、命不久矣的老剑奴,他们自愿为之,还有就是官府衙役通缉捉拿到的极恶之徒,死罪难免,烛家花些金银铜钱打通关系,为其“赎身”,那些人原以为自己侥幸逃过了一劫,却不知后续还有大文章,烈火焚身,化为灰烬的痛苦可能是一刀斩落头颅的百倍千倍!也算是后者居多,古有祭剑一说,今无祭刀一事! 大齐青州的烛家世世代代以开炉铸剑为荣,家主烛三尺,即烛清之父,世人赞誉其为相剑之术的集大成者、铸剑之法的旷古一人,承先祖之遗志。古有云:“见若狐甲于剑而利钝识矣。”相剑者烛三尺向其看齐,可即使是一顶一的相剑术士,对于名剑的鉴赏也是马虎不得,原是天下有数不尽的低劣拙剑以假乱真,更有仿制地步到了近天衣无缝的地步,光是用眼睛仔细打量、用手再三揣摩,难下定论,可能唯有剑道大成的剑仙在身临险境、出剑御敌之时,才能察觉手中三尺长剑的纰漏! 世间有七大名剑,分别为红雨、灼炎、游蛇、潆水、凚雪、戎骨与啸风,除了啸风于七剑之中摘得桂冠,名副其实的位列榜首,其余六剑的品级均是大致相当,锋芒逼人,剑气如虹,其优质依次递增,并非打造这七剑之主的烛三尺将其排列位次,反而是出自江湖人茶余饭后的细碎闲聊。自然,毕竟是这位铸剑宗师亲力亲为而打造的上等利剑,依葫芦画瓢的不耻行径少之又少,减去了这位相剑术士的不少麻烦,只是这位烛家家主所担忧的事情不在于此,要想家族百年鸿业继续昌盛兴隆,避免走入末路的悲惨结局,定要找一个称心称职的接班人,而子嗣烛似乎难当大任,不是此人淬火锻器的功力不堪入目,反而,人家年纪轻轻便有了堪称宗师之能的火候把握与锤造门道,整日闭门不出,屋内数堆烈火熊熊,年轻人汗流浃背不自知,只是他要反其道而行之,弃剑入刀,九头牛都拉不回来,江湖人手握三尺剑便是凌然正气?江湖人手提二尺刀便是谲然戾气?愿持自己刀的那位侠客一刀斩于乱世,平天下不平事,更为那些按刀游行江湖之的鸣个不平!皇天不负有心人,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有个江姓女子,曾叫天下剑客低了眉!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