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2章 大贺咄罗之回忆-《贞观天子》
            
            
            
                
    第(3/3)页
    不是它们挡住了,而是杨广帮它们挡住了。
    杨广将高句丽当成了绞肉机,把大量关陇子弟派去辽东送死,因为这一层原因,高句丽才勉强挡住了。
    可是,杨广帮高句丽挡住灭国之灾,他自己却没挡住隋朝的灭亡之灾。
    如果李智云在这个时间提出要攻打高句丽,关陇人一定会觉得李智云在仿效杨广旧事。
    到时候,对大唐来说绝对不是什么好事情。
    而且,杜如晦等人也不会同意。因为天灾的关系,这次出兵契丹都很勉强。
    听见皇帝的承诺,几位相国松口气。
    他们虽然也想干掉高句丽,但是现在并不是什么好机会。而皇帝若是一意孤行,很难不引起关陇人的敏感神经发作。
    李智云道:“行了,今日到此为止,明日朕要巡视春耕,房尚书随朕一起。”
    “是。”人群中的房玄龄躬身一礼。
    翌日。
    几个富家公子装扮的人走在田间。
    “陛下,从草原送来的牛已经尽数借给地方官府,让他们帮助百姓耕作,此等善举,已让关内百姓感激涕零。”房玄龄感慨的说。
    他以前从未想过,用羊毛制衣居然会这么赚钱。毫不夸张的说一句,现在关内的百姓,绝对将皇帝视作再世圣人。这并不是一次善举之功,而是皇帝对农耕做出的一系列安排。
    土化肥、曲辕犁、占城稻、铺设水泥路、水车、免税赋、赈济百姓.
    房玄龄已经想不完了,从耕作到种子,再到培育,皇帝几乎每一个过程都有在认真关注,认真改进。
    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让百姓能收获更多的粮食,让他们更容易活下去。
    甚至,还有暂时没有在关中实行的‘摊丁入亩’制度。
    “嗯。”李智云点点头。
    看了一会儿,李智云带着一名面白如玉的少年郎漫步田间。
    别误会,皇帝李智云很正常,也不喜欢走旱道。
    他身边的白面郎君,乃是长孙氏女扮男装。
    每一年春耕,李智云都喜欢带着长孙氏出来交流感情,顺便约个会,吃个饭什么的。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