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恕我直言,真是贻笑大方!” 话落,满场寂静! 所有人都被朱焓的话语给震慑到了! 刘默支支吾吾,半晌后才道, “我...我身为文人!这些东西并非是我要学的!” “再者!知道这些又能如何?我们应该学习古圣贤治世的理念!” “民生之事应当由天子管辖!我们文人与普通百姓,本就不可一概轮之!” “哦?是吗?” 朱焓放下茶杯,眼神在场中一扫而过! 而在二楼上,透过缝隙观察底下的杨芊芊,也竖起耳朵,仔细聆听。 “小姐,吃香蕉了!” 小蝶端来一盆水果。 杨芊芊却比了个动作,示意她噤声,然后继续朝下望去。 从谈吐和气度来看,这个九皇子似乎当真不太一般! 随后,便听朱焓侃侃而言! “昔有孔子躬耕尚德,后有陶渊明种豆南山下!” “杜甫颠沛流离,尚知民生之多艰!” “苏轼被贬偏僻之地,亦能明白与民养息!” 声音越来越重, “范仲淹更是有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其中天下二字,不正说的是普通百姓吗?” “你说!他们是不是文人?” “你说!比起他们!谁才算真正的治世?” “我...我...” 刘默彻底哑巴了,半晌之后满脸羞臊的低下头去。 “依我看来,文人之责已经早有定论,我相信诸位也都学过!” “正如北宋大家张载所言:为天地立心!为生命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这才是真正的文人之责!也是太祖皇帝曾经多次所提之言!” 语罢,在场众人尽皆沉默! 朱焓所言的确不假,没有比这四句,能更好的解释文人之责了! 而其实,朱焓说这些也是针对他们的痛点。 根据后世记载,从明朝开始,很多文人都已经脱离了本心,也脱离了实际。 他们更为在乎的是自己的名声,是死去之后,世人对他们的评价。 当然,这也是明朝发展的局限所在,朱焓只是适当提点罢了。 说完这些,他才笑着冲杨荣拱手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