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剩下的大臣,一半的人与周和亲的意见一致,齐齐附和。另外一半人,皱着眉头看着汉武帝,沉默不语,并没有表态。 可以说…… 现在,绝大部分的忠臣,都已经出殿去抗敌了,他们是汉武帝最重视的对象。 剩下的留在这里的大臣,就都是更加看重自己的性命,还没有达到要为国捐躯的地步。 而这其中,以周和亲为首的大臣,自己觉得自己已经看穿了武帝的心思,觉得他会降,所以大胆的说出了自己心中的想法,表明了态度,当一个最完美的墙头草。若是胡厥人冲进来把汉武帝杀了,他们就是胡厥人的走狗,若是胡厥人进来留住汉武帝当傀儡,那他们还可以继续跟着汉武帝,总之就是能保证荣华富贵,绝不会死。 而剩下的没有表明态度的最后一撮大臣,他们则是既不想死,也不觉得汉武帝是那种会降于胡厥的人,尽管现在在他们看来,大汉确实已经走投无路了,三十万大军打三百万大军,再加上各国首脑全部亲征,想赢?完全不可能。 他们还想继续观望一下汉武帝的态度,所以没有急着表态。 “好……” 汉武帝此时从龙椅上站了出来,容貌甚是喜悦。 “周爱卿,你负责朕的粮草国库,朕一直很信任你。可是,据朕了解,山东一带的灾民,粮款总是缺斤少两,无法填补,朕的粮草国库,总是会莫名其妙的少若干石,在今日以前,朕没有怀疑过你,朕想知道是谁在当一只粮仓老鼠,但……朕现在想问你,这些,都是你干的吗?”汉武帝对他问道。 周和亲表情一窒,脸颊蓦地流下了汗珠,说道:“这……我……” 汉武帝笑着说道:“周爱卿,你不必害怕,朕都要降了,这只不过是朕最后好奇,想知道而已。” 周和亲深吸了一口气,看着汉武帝那灼灼的眼神,他忽然鼓起勇气,说道:“不错!是我!” “好。”汉武帝点了点头,又将目光放到了另外一名文臣身上,说道:“李爱卿,你掌管尚书,我一向提倡寒门子弟入尚书任官,可是……据朕了解,这尚书台,一半官员都姓李,现在,李姓已经成为了天下第一大姓氏了吗?” 那名叫李勇的官员也是一愣,随后硬着头皮说道:“陛下……臣……臣观寒门子弟鲜有才华之士,于是……于是便任了自家人为官,他们便于臣管理,也拥有才能,都是真心实意在为陛下办事。” 汉武帝眉头一挑,说道:“哦?那朕怎么听闻……尚书台的那些李姓官员,一个月有半个月在与周爱卿喝酒赋诗,好不逍遥,并且搜刮了一些长安城中的良家女子,供几位大人游玩作乐,有没有此事?” 周和亲与李勇脸色齐齐一变,李勇说道:“这……这是因为近一月来三国围困长安,我们闲来无事,心思甚忧,不得不借酒消愁,还望陛下恕罪!” 汉武帝点了点头,笑着说道:“放心,朕不会怪罪你们,如今大敌当前,你们压力大,朕能理解……” 随后,汉武帝将之前那些表态官员的罪状,悉数点出,并且得到了他们的亲口承认,并且还命一名文员,不动声色地将他们所有人的罪状都记了下来。 汉武帝眼眸依旧透着笑意,在和平年代,他们这些人的毛病,其实都不算什么大毛病,若是他们在其职,谋其事,哪怕贪一点,爱玩一点,汉武帝都不会与他们计较,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把他们该做的事情做完就行了。 但…… 若是这些人心不在大汉,在如此关头,还敢反向胡厥,那便是天理不容! “给诸位爱卿赐坐!今日,就让我们就着美酒与大肉,等胡厥人入皇宫罢!” 汉武帝依旧没有发作,反而还命下官摆满了佳肴美食,堂而皇之地在这议事大殿当中,不合清理的摆出酒席,以周和亲为首的诸位大臣皆是松了一口气,他们还怕汉武帝真寻他们晦气,现在看来,他们想多了,武帝就是想降。 ……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