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公元一九二年。 即大汉初平三年一月初。 位于朱虚县以北方向十里处。 曹昂带着整合过后的数万人马,正浩浩荡荡的,前进在去往朱虚县的路上,很快便将抵达目的地。 骑在马背上,位于中军位置的曹昂,仰头看着苍蓝洗净的天空,不由深吸一口气,而后向外缓缓吐出白雾。 再一眼扫过周围,已经被皑皑白雪给覆盖的道路和景色,只觉得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天空中飞舞下落的雪花,落在行军时所穿的衣甲上,倒也装点出了几份不一样的意味。 眼下正值新年元月。 而青州北海这一带,已经处于一个相对较高的纬度上,因此每年的冬季时,大雪天气往往都少不了。 大雪之后,往往是大寒。 这对曹军的行军计划,其实有些阻碍,毕竟天气一冷,将士们的体能就会下降,不仅需要消耗更多的食物,同时赶路的速度也会变慢。 不过好在如今军队已经快要抵达朱虚县,在那安营扎寨,并补给到御寒物资之后,足够将这场大雪天气熬过去。 待雪一停。 再继续接下来的战略计划即可。 当然。 极端寒冷的天气,带给曹昂的不仅仅是弊端,同时还有一个好消息。 那就是沿海封冻。 像北海国以北的莱州湾,以及位于东莱郡东部的黄海,其近海地带都会因为寒潮来袭,而结起一层层的浮冰。 每年到这个时候。 就意味着船只止歇,渔业、采盐业,等靠海吃饭的行当,都必须因此而休闭到春季解冻时。 这样一来。 就给曹昂留出了大量的时间。 他完全可以趁着采盐业停滞的空档,好好的收集一下各种信息,然后再做出针对性的安排。 抢在明年海盐盐田复工之前,把一些举措敲定下来,如此可减少大量不必要的麻烦,省去些计划推进中的阻碍。 故而也算一个利好。 ………… 怀揣着这样的想法。 大军一路行进。 三军将士冒着鹅毛大雪,深一脚浅一脚的,在银装素裹的平坦道路上,留下了大量的脚印。 随着时间的推移。 很快便行近至距离朱虚县城,尚有五里的地方,而此时在前面游弋探路的骑兵队伍,也恰巧回来禀报。 “启禀将军,前方不到半里的地方,北海国相孔府君,正带着几百号人于道路上扫雪,以迎接将军的到来!” 听着士兵如此汇报。 曹昂不由得精神一振。 能够于城外数里地的位置迎接,这本身就表明了一种态度,而在大雪天将道路上的积雪扫掉,从而方便大军通行,这态度更是做得到位。 对此,曹昂还是相当满意的。 自己率兵营救了孔融,这家伙知恩图报,知道在方方面面进行表示,这倒算是有个不错的开端了。 接下来的深入谈判。 想必会有一个好的结果。 思及此处。 曹昂当即对左右众将吩咐道。 “留下一人,领着大军在后方原速行进,其他人跟我先行一步!” 说罢,由中上层将领组成的小股分队,便脱离了大部队。 向着孔融所在的位置疾驰而去。 ………… 两个半时辰后。 位于朱虚县的县衙府宅中。 孔融与曹昂等人刚用过晚宴。 由于提前安排人清扫了积雪,后半段的路程不像之前那般难走,因此在行进速度上得到了极大提高。 故而孔融提前安排好,用来盛情款待曹昂等一行人的晚宴,并没有因此而耽误时间。 朱虚县虽然不大。 但却是此前孔融屯兵驻扎的地方。 其调往讨伐黄巾军的大军,就是从这里出发的,算是孔融在北海国的大本营了,因此物资还是相当丰盈的。 精致的菜肴,陈年的美酒,外加上丝竹管弦,曲乐歌舞。 宴会之上,这些一样都不差。 足可见孔融对曹昂的招待,是的确花了心思,上了态度的。 而在用过晚宴之后。 孔融一边吩咐着府中的下人,替曹军众将安排好休息的地方,一边向曹昂发出了邀请。 “曹将军,眼下天色尚早,且刚用过酒宴,太早歇息难免不消食,如若有闲暇的话,不妨与我到书房中闲谈一阵,咱们也聊些快慰平生之事!” 孔融的意思,曹昂当然明白。 这是酒足饭饱之后准备谈正事了。 当下也不再推辞,示意典韦和许褚远远的跟在自己身后,随即便起身与孔融一道向书房而去。 ………… “吱呀~” 推开书房大门,将曹昂邀请入内后,孔融又动作飞快的将房门关上。 还未等曹昂说些什么。 孔融便已快步来到曹昂跟前,接着在曹昂略显的诧异的目光中,径直躬身,来了个一拜到底的大礼。 同时口中还真挚诚恳的说道:“此番在下深陷重围,被敌军团团围困至都昌县城内,若非将军率重兵前来援救,彻底击溃了来犯之敌。” “城池恐怕早已陷落,城中百姓皆将为贼寇裹挟,我也业已落入贼寇之手,落得个生死不知的下场了!” “将军于我,实乃有救命之恩,此等恩情,真不知该如何偿报将军,往后您若有何吩咐,我一定竭力回报!” 孔融一上来就对曹昂行大礼。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