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在太史慈看来,曹昂的水平比自己高出了不止一个层次,这也是让他心服口服,敬佩万分的根本原因。 自己之前洋洋得意。 盲目自信于自己的实力,自以为在弓箭这一块天下无敌,曹将军与自己比试,那只不过是赢得一败罢了。 …… 而在听到太史慈服输后。 曹昂顿时爽朗的笑了起来。 不过笑声中只有豪迈,并没有得意与张狂,也不存在鄙夷之类的情绪。 在笑声过后。 曹昂拍了拍太史慈的肩膀。 接着鼓励安抚着说道:“子义也不必沮丧,你的箭术的确已天下无双,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我虽胜你一筹,但你也不必妄自菲薄,毕竟战场之上影响的要素太多了,实力相近的话,究竟谁强谁弱,又有哪个能说得准呢?” “且不必放在心上,如今管亥已死,敌军溃散,你且随我先回中军!” 然而就在曹昂准备返程时。 太史慈却突然喊住了他。 而后在曹昂略显诧异的目光中,飞快的翻身下马,动作干脆利索的,向曹昂躬身一拜到底。 接着语调沉稳,言辞恳切的说道。 “慈有一问,不知将军您麾下,可还缺人否,在下愿效犬马之劳!” 乍然间听到如此言语。 曹昂不由愣了一下。 但很快反应过来的他,当即笑呵呵的将太史慈托了起来。 “若是旁人问我,那我多少要考虑一下,可要是如子义这般世之大才,我只能说有多少我要多少。” “我曹家的大门永远向你敞开!” …… 一听这话。 太史慈当场又拜了下去。 “将军仁义为先,且胸怀宽广,天下皆知您文兼武备,声名著于四海。” “似您这般名传天下的人物,必是真正的明主,慈若错过了这一次机会,恐怕将会抱憾半生。” “承蒙将军不弃,我愿为您策马驱前,斩敌冲锋!” 太史慈确切性的答复。 让曹昂面上笑意更甚。 “好好好!” “我得子义,如得西天一柱也!” “如今行军在外,不便安排职司,你且暂居张辽将军麾下,待我和孔文举打过一声招呼后,你自可独领一军!” 虽然太史慈和孔融之间,没有任何臣属关系,但毕竟是从他那过来的人。 自己多多少少要讲点礼数,打声招呼通知一下,也算是做到位了。 其实对于太史慈的投奔。 曹昂心理是早有准备的。 今日这场弓箭比试,不就是出于这个目的吗? 只是他没想到,太史慈会做决定做的这么快,行动还挺干脆的。 当然,这样一来倒也不错。 毕竟省去了诸多功夫,也免除了一些不确定的因素,直接把这样一位人才给锁定了下来。 ………… 而在招揽了太史慈之后。 当天傍晚时分。 张辽就已经指挥着大军,将整个巨定湖北岸的战场,给打扫的干干净净。 管亥作为这一批黄巾贼的头领,他被一箭射死,底下的人失去了主心骨,自然也不会产生太大的波折。 非常顺利的就全军投降了。 曹军这一战,再度俘获了三万余青壮,算上之前一路追着管亥猛打时的收获,这个数字将被推到八万以上。 倘若曹昂想要在青州,推进军屯生产的话,这批人毫无疑问,就是头一批生产基础了。 甚至在沿海地带开展高效采盐,以及粗盐提纯精炼,所需要用到的诸多人手,都能够从这里供给。 甚至除了这些之外。 在清点战利品的时候,还发现了包括管亥在内,诸多黄巾军上层的私人库藏,其中有大量的钱财珠宝,还有数量不菲的存粮,这又是一笔财富。 管亥所率领的贼兵,虽坏事多做,但却也给曹昂留下了一个大礼包,多少也算是死得其所了。 ………… 而在简单的消化了一下收获后。 依照原先的规划。 曹昂同样在乐安郡留下了一些兵马,用以保证局势的稳定,以及延续曹家对此地的统治。 然后再率兵转到南下。 与曹仁部队会合,巡视了一番对齐国的统辖之后,随即便一心向东,直奔北海国而去了。 目前在青州境内。 较有实力的人物。 除了龟缩着,不知躲在哪里的青州刺史焦和之外,也就剩下北海国相孔融了。 把这位搞定。 青州战略便算是得竟全功! 况且东莱郡在北海国以东,要想把这块最大的沿海地拿下,那北海之地,就是绕不过去的必经之路。 因此接下来和孔融孔北海会一会,也就成了议事日程上最重要的议题。 …… 月票推荐票 骨头巨的新书,老反清达人了,这个题材的大佬,感兴趣的可以看一看哟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