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对于曹操和曹昂父子二人。 孔融自然是有所知晓。 甚至他和曹昂,还曾经通过书信打过交道,刘备刘玄德的那个平原县令一职,其实也就是这么来的。 自己之所以会替他上表,起初也都是看在刘备拿出了曹昂的印信文书,卖曹昂一个面子,才出手拿下的。 如今听得祢衡这么一说。 孔融霎时间便觉得豁然开朗。 此前想着向刘备求援的念头,也在顷刻之间被抛之脑后,和实力强大的曹家相比,刘玄德的战力就太弱小了。 还真不见得能救得了自己。 既然如此,得把有限的时间,花在更有价值的地方上。 不过谨慎起见。 孔融在犹豫了一阵后,还是略有些迟疑的问道:“曹家父子如今位高权重,曹孟德为兖州之牧,在兖州之地根深蒂固,兵力强大不知几何。” “至于其子曹子脩,也同样声势不凡,前些日子有消息传来,听说如今已被朝廷任命为豫州牧,且在南阳郡击败了袁术,实际接管了豫州诸多郡国。” “其父子二人,皆是世间少有之人杰,而今随着地位飞涨,我贸然派人前去向其求援,他们会愿意出兵吗?” 祢衡非常自信的甩了甩袍袖。 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 接着目光直视着西边,视线仿佛穿过了无数空间,望向了兖州大地。 “文举不必担忧此事!” “那曹家父子皆是仁义之辈,都是对汉室忠心耿耿,为朝廷尽忠竭力,有一片赤胆忠心的人物。” “其中曹昂曹子脩,他的许多事迹,想必你也应该听说过,这位可是当之无愧仁义无双之士,天下之人多有赞颂其名。” “咱们两家本就睦邻友好,你若派人前去求援,别的不说,那曹子脩又岂会坐视不理,坐看我等遭难呢?” ………… 祢衡开始为曹昂大唱赞歌。 而孔融更是听得连连点头。 正如祢衡说的一般。 曹昂在天下人心中的风评很好,尤其是忠心于汉室,属于坚定保皇党的这一派中,那更是有口皆碑。 谁不知这位年纪轻轻的少年郎,当年曾经在洛阳,做出过朝堂之上怒怼董卓,以一人之力,孤身护住太后及天子的尊严,使其免于威严扫地。 光是这一点。 就足以令天下人为之交口称赞,足以让朝堂诸公,因此而感到羞愧难当。 至于接下来的率兵讨伐董卓,修复王侯公卿之墓,这一系列大大小小的举措,都足以彰显其汉室忠良的心志。 如此人物。 的确堪称仁义无双之士。 自己的求援信,只要能够安然的送到他手上,曹昂一定不会见死不救。 …… 想到这里。 孔融当即来到房间内悬挂的地图前,然后用手比划了一下,从都昌县到山阳郡昌邑县的距离。 略微思索一番后。 他的声音便在屋内响起。 “要想得到大量的援兵,非得是曹家父子二人其中之一,亲自首肯不可,因此使者进入兖州还不够,必须得到达昌邑县,联系到主事者才行。” “两地之间,相隔甚远,我只这么粗略一看,便估摸着有千里之遥,这一来一回,端的是旷日持久啊!” 听闻此言。 祢衡轻描淡写的笑了笑,脸上露出几分轻狂随性的意味。 接着不仅没有站到孔融身边去,反倒在桌案边找了个位置坐下,而后仰靠在桌案上,语气飘忽的说道。 “我说文举,良策已经给你出了,你还在这瞻前顾后,始终下不定决心,这又是何苦来哉?” “路程再远又怎么样,以我军如今数千精兵,凭借着都昌县城,坚守二十日以上会有很难吗?” “再说曹家手底下是有一支精锐骑兵的,只要他们愿意,能够在极短时间内,以先头部队前来支援,彼时无论先锋能否得胜,都足以缓敌之势。” 说到这里。 祢衡稍微顿了顿。 接着一边用手轻轻拍打着桌案,一边意味深长,若有所指的说道。 “况且只要曹军兵临此地,以他们的强大战力,和对付蚁贼的丰富经验,到时候不仅能替我们解围。” “或许还能更进一步,反过来将包围城池的贼寇尽数剿灭,彼时不仅能保全安定,还能得一份天大的功绩啊!” …… 言尽于此。 祢衡不再多说。 而孔融的眼睛则是猛的亮起,这番话算是彻底把他给点醒了。 对啊! 自己率兵来到都昌县,费尽一番辛苦,最开始的目的,就是为了清剿那些四处截掠,在地方上为恶的黄巾贼。 只是错误的估计了敌人的实力。 从而导致被包围在了这里。 倘若仅仅只是解围城之危的话,只能算是苟全一时,但原本的目的可就落空了,如此着实不美。 那如果能趁机反攻。 功勋什么的暂且不说,只说为当地上下各阶层做了一件实事,这个名声就不得了。 思及此处。 本就性格有些迟缓寡断的孔融,当即不再犹犹豫豫,双手重重的拍打了一下,接着便斩钉截铁的说道。 “那就依正平所言,派一使者携书信,快马加鞭赶往昌邑县!” “只是如今贼寇四面围城,将各条道路围的水泄不通,想要从城中杀出去求援,恐怕不是一件易事啊!” 孔融话音刚落。 一旁的太史慈便上前一步。 拱手向孔融行了一礼,接着声音沉稳有力的说道:“府君,在下愿往!” …… 等孔融将视线转过来后。 不等他说些什么。 太史慈便已直起腰背,用力的拍了拍自己的胸膛,接着豪迈的解释道。 “在下从城外进来时,城池四面八方就已经被围的水泄不通,当时我就是凭借着四面冲杀,硬生生杀开了一条血路,才得以与此刻拜见府君。” “如今虽包围的更紧,但也不是全无机会,我只待夜里悄悄出城,冲锋陷阵之下,贼寇拦不住我!” “等我出城之后,便会快马加鞭,日夜兼程,马不停蹄的赶路,力求在最短时间内抵达昌邑县城!” “府君昔日对家母多有照料,而在下既为人子,又岂能不报如此大恩,如今府君遇困,别的忙我也帮不上,但愿意为您冒险走上一遭!” 最后一番话显然触动了孔融。 心中感慨了一阵后。 孔融当即快步来到太史慈身前,而后双手紧紧的拽住太史慈的臂膀,接着语调真挚诚恳的说道。 “那就拜托子义了!” …… 当天下午。 原本四门紧闭的都昌县城,其南门方向突然打开了一条口子,而后太史慈单枪匹马从城中冲出。 将包围城池的贼军吓了一跳。 以为城中守军要出来决战。 结果慌里慌张的敲了一阵梆子,将那些原本在休息的士兵给轰起来后。 太史慈却又只是将箭壶中的箭矢给发射殆尽,而后又退回了城中。 等到傍晚时分。 太史慈又故伎重施。 再一次挑了一个贼军比较松懈,都在歇息的时候打开了城门,装模作样的在城楼下面跑了一圈,然后又一次把箭壶中的箭给射光了。 如此三番两次。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