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而流通这种大钱,就是在用经济的手段掠夺财富。 双管齐下。 直接断绝了关中百姓的活路! 这也就是关中地区,多有惨绝人寰之事的根本原因,也是董卓能够在郿坞中,囤积那么多物资的来源。 嘶! 这大黑胖子,是真特么畜生啊! …… 曹昂的思绪有些混乱。 手中掂量着被他掰碎的大钱。 正当他理了理思路,打算说些什么的时候,耳畔便又传来了武安的声音。 “将军,属下这里还有一封,由吕布吕将军亲手所书,并言明让我送到您手上的信件,还请您过目!” 随着话音落下。 武安又双手递来一枚密封的信筒。 听到“吕布”二字,曹昂的眼神闪烁了一下,然后动作迅速的,用小刀划开了信筒上的火漆。 一封帛书当即展现在眼前。 “子脩贤弟,许久不见,为兄甚是想念,听闻贤弟如今已是青云之上,愚兄甚感欣慰,不胜唏嘘。” 开头简短的客套过后。 信上瞬间就切入了正题。 “贤弟远在兖州,不知可否知晓长安之事,现如今坊间已通行名为“大钱”之物,粗劣不堪,却可抵五铢百钱,董公欲以此敛关中之财。” “然万事皆自下及上,愚兄于前不久了解到,如今连军中都开始通行大钱,不少西凉本部的兵卒,其军饷都是用大钱发放。” “虽可纵兵抢掠,但如今关中业已残破不堪,且百姓本就深受大钱之害,又能有多少余财在手呢。” “故军中上下,可谓怨声载道,人心惶惶,西凉本部已有不稳之势!” 大略介绍了一番艰难处境后。 吕布信中话锋一转。 迅速切入到了真正目的上。 “你我兄弟之间,无需遮遮掩掩,恕为兄直言,眼下关中已乱,董公视作根基的西凉军已乱。” “长安可谓危于累卵,为兄再托庇于董公之下,必将随其一同沉于大河之下,无异于自寻死路。” “故盼贤弟能指一条明路,或我弃官不做,前去兖州投奔贤弟,或贤弟率王师前来,一解关中之危!” “愚兄日夜等盼闲弟之回应!” …… 通读完书信全文后。 曹昂面上不做表情。 心中却不由得暗笑出声。 这吕布,是真会找机会啊! 不得不说,这吕奉先看的还有点准,一眼洞悉了董卓现在的状况。 先前听武安叙述时,曹昂还只觉得关中彻底废掉了,但是如果董卓继续撑下去的话,也能坚持一段时间。 三年五载应该不难。 可眼下听吕布所说。 这种混乱已经波及到了军队。 而军队是董卓的根基,军队出乱子,就意味着一件事,董卓要完蛋了! 军队靠抢劫过活,总有抢完的那一天,而下层士兵开始领到大钱,这种钱和废钱没有区别。 凶狠的豺狼,一旦没有了肉食的投喂,那么就要开始反噬了。 董卓即便囤积再多的粮食,建造再高大深厚的堡垒,但自家的嫡系部队带头跳反的话,他又能有几条命活呢? 而吕布显然是看出了个中问题。 觉得自己前途堪忧,再继续跟着董卓混的话,搞不好要一起沉没,混来一个刀斧加身,家破人亡的下场。 因此干脆趁着武安前往长安的机会,请他捎了一封信回来。 还别说。 吕布的嗅觉确实敏锐。 而且关键时刻舍得跳边,该反就反,毫不含糊。 这向来也是种得天独厚的特质吧。 …… “唰!” 抖了抖帛书,曹昂再度把目光,看向了信上最后一句话。 整篇最重要的地方就在这儿。 吕布的态度很清晰。 “老弟,你给哥指条明路吧,要么我跑路,去跟着你混;要么你干脆带着人过来,把董卓一锅端了,咱哥俩直接单干,做大做强!” 对此。 曹昂还是有些计较的。 让吕布现在跑路过来跟自己混,那是完全没有意义的,一点作用都没有,而且这吕奉先,还没有被毒打到位。 反之,让他待在长安城中。 等候自己率天兵而至。 彼时令其充作内应,里应外合之下,瞬间拿下长安城。 这哥们能爆发出巨大的作用。 如此,何乐而不为呢? 想到这里。 曹昂当即提起笔,刷刷刷的就写了一封回信,准备以此来稳住吕布。 …… 不过在写完回信后。 曹昂同时也在琢磨着一件事。 自己的脚步要加快几分了! 眼下关中地区就是个火药桶,谁也不知道,以长安为中心的地带,什么时候就会彻底炸开。 董卓现在就坐在火药桶上。 自己必须赶在火药桶被引燃,然后将董卓炸的粉身碎骨之前,率兵一路西行,赶往长安。 必须抢这个时间节点。 晚了,就意味着无法接受董卓的资源,这绝对是一件不能容忍的事情。 包括董卓囤积起来的那些钱财和粮食,以及被他挟持的文武百官,乃至于那个在曹昂这里不算正统的刘协。 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资源。 甚至在灭掉了董卓势力后,他麾下的军队,自己能吸收转化多少,这也取决于曹昂的动作有多快。 一步慢,就是步步慢。 而只要能顺利的接手董卓的资源,甚至只要瓜分其中一大部分。 曹家的实力,都将再度得到质的飞跃,将会彻底成为“天下”这盘棋局上,最强大的巨无霸。 如此机遇,岂能错过? 当然。 目前最重要的还是拿下豫州,再把周边那些边角势力收拾一下,如果时间上来得及的话,青州那边最好也先捯饬一番。 按照计划行事。 以一个半完全体去插手长安之事。 这是最稳妥不过的。 如果仓促盲目行动,搞不好利益没捞着,反倒跌个跟头。 快,但是稳。 这就是当下这个阶段的主要纲领。 ……………… 月票推荐票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