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以各种箭头和红圈,清晰明朗的,标注出了二人的处境。 反正迫降的意思已经传达到。 …… 现如今面对着这张招降书。 二人皆是沉默不语。 足足过了好一阵之后。 张杨方才指了指帛书上那张简易的示意图,而后喟然长叹道。 “这曹子脩所言不虚啊,如今朝歌县之南,有王匡率万余大军,将我等退路给拦截的,没有一丝余地。” “而在北面,又有前几日,率五千大军抵达此处的曹仁。” “东面是魏郡以及兖州,这是曹家的根基之地,我们但凡赶往东走,无异于自投罗网,自寻死路。” 接连三方都被堵死。 张杨最后把手指在地图上的西面。 “唯一可行之策,便是西入并州,如今眭固等人身死,正好空出了上党郡的一大片地方。” “你我若是能夺得此地,倒也不失为一处安身立命之所。” 然而面对张杨的建议。 于夫罗却是挠了挠自己的络腮胡的,而后瓮声瓮气的低沉道。 “上党郡和魏郡毗邻,咱们若是辗转进入上党郡的话,那无非是重走眭固的老路而已。” “五方合围之下,曹军都能阵斩眭固,如今各方退兵,腾出手来的他们,主动攻入上党郡将我等擒获,想来也不是什么难事。” “更何况屯扎在太原郡的丁建阳,能帮曹昂抵挡张燕,也就同样能帮他讨伐我们,此路亦是一条绝路!” 言及此处。 于夫罗又用指节,在河内郡北部,也就是朝歌县以北的林虑县位置,轻轻的叩了叩。 “况且据我所知,张燕如今已然主动退兵,不敢再冒犯魏郡之土。” “曹昂麾下大将张辽,已经带着万余人马南下,准备对我军形合围之势,眼下应该到了这里吧。” “这可是张辽张文远啊,我全然没有胜过他的信心,不觉得能从他的眼皮子底下,堂而皇之的撤走。” …… 于夫罗说了一堆丧气话。 但张杨也是丝毫反驳不了。 实在是以上种种言语,都是实话实说,不存在什么夸大的地方。 这是最令人绝望的! 真就如曹昂在信上说的一样,上天无路,下地无门,能逃到哪儿去? “唉!” “张燕这狗贼,实在不当人子!” “尚有二十余万大军,到头来就这么被吓回去了,甚至连曹军的面都没见着,真是个窝囊废!” 张杨现在对张燕,可谓怨气满满。 毕竟倘若黑山军大帅张燕,能够死扛一波,和曹军主将张辽交上手的话。 那他们这边压力就会小上许多,说不定还能游刃有余的退出战场。 远不至于陷落到眼下这个地步。 耳畔听着张杨的抱怨声。 于夫罗也是拍了拍脑门。 “窝囊是挺窝囊的,可他不退兵又能如何呢?” “他手底下的兵卒,和眭固当初所带的人马,难道有什么不同吗?” “张辽打眭固,好似打狗一般,那打他张燕,也不会花太大的力气,你说他能不害怕吗?” “换了我是他,恐怕跑的还要更快些,甚至都不需要张辽带一万人北上,收到眭固兵败消息的当天,我就得率兵返回老巢。” …… 二人这么你来我往的抱怨了一通。 音量也渐渐的低了下来。 足有半晌之后。 张杨才猛的拍了一下桌案。 而后直截了当的问道:“多说无益,眼下该怎么办,我等是奋力一搏,逃出包围,还是向曹军投降。” “你可有什么主意?” 于夫罗撇了张杨一眼。 这一瞬间可谓思绪万千。 过了有一会儿。 于夫罗才润了润干涩的嘴唇,接着双手从桌案上捧起那封降书。 “投降吧!” “眼下曹军正规兵力不多,正是缺人的时候,咱们兄弟俩投过去,说不定还能得到重用,也能博个好前程。” “只有走投无路,才需要拼死一搏,曹军招降我们,又不是为了捉着去杀,那你我又何必铤而走险呢?” 说到这里。 于夫罗陡然间压低声音。 随后凑到张杨耳边。 小声的对其说道:“眼下咱们身处重围之中,别无选择,所以投降。” “日后若是寻着机会,咱们离了曹军,自寻一上好去处,也未尝不可!” 张杨的眼眸闪烁了几下。 而后重重的点了点头。 “栾提兄所言有理,以曹昂曹子脩如今的声势威望,你我二人投降于他,倒也不是什么丢人的事儿。” “连白马将军公孙瓒,都在他手底下吃了大亏,我们又何能幸免呢?” ………… 当天下午。 二人就派出了使者北上。 在取信于曹仁之后。 便打开城门,放下兵器,脱去衣甲,自缚双手,举全军向曹军投降。 而在五日之后。 曹昂更是于魏郡首府邺城。 郑重其事的接受了二人的投降。 这场受降仪式,可谓轰动全城。 尽管之前张辽俘获了超过十万计的青壮,也同样具有震撼效果,但毕竟只是青壮。 甚至其中绝大多数人,都只能称得上是男丁,跟青壮二字完全搭不上边。 反观南匈奴联军。 麾下兵卒不敢称顶尖精锐,但个个都是好手,其中多有精壮汉子。 多达上万的此类人,被绑缚双手于城外投降,所产生的影响力,是远远超过流民草寇的。 经此一役后。 曹昂的声望再度登顶。 俨然成为了邺城,乃至整个魏郡的信仰,不知多少人对他心生崇敬。 上至地方世家贵族,下至贩夫走卒田间老农,多的是人将曹昂视作人间之神,对其顶礼膜拜。 可以预见的是。 往后魏郡再碰上什么难关,郡中百姓都只会对曹昂充满信心,不会再出现如这次一般,有所质疑的情形。 自今日之后。 魏郡彻底成为了曹家势力版图中,不可撼动的一块,地位不敢说等同于兖州,但牢固程度却丝毫不差。 魏郡之民,往后只知有曹将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