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被二人这么一提醒。 眭固才恍然大悟。 “二位贤弟所言有理,眼下不是消沉的时候,走,我们速走!” 话音落下。 几人当即命令亲卫结成阵势,果断朝着西面冲了出去。 …… 赵云此刻依旧在纵马奔驰。 反正骑兵从背后冲击的主要目的。 就是在敌军阵地中造成混乱。 四面八方的乱冲就行了,不需要确定任何方向,动静闹得越大越好。 只是在来回兜了几圈后。 赵云却盯上了一伙人。 相较于其他只能裹着破布,手拿竹矛和石质农具的杂兵,这伙人的装备可谓精良。 不仅当中十余人骑着马。 周边还有数十人,身上披着轻甲,手中拿的是正规打造出来的兵器。 虽然这支队伍周边,没有任何的旗帜,但就凭这副模样。 赵云便可断定。 自己捞着了一群大鱼! 其二话不说,当即便对身后的弟兄们招呼道:“所有人听我号令,跟着我的方向,冲锋!” …… 在赵云的命令之下。 他所带领的两百号人。 立时便化作了一把尖刀,笔直的插向了前方,而在赵云等部的身后,则是大批量游离在战场上的骑兵主力。 毕竟不要求朝哪个方向冲。 既然如此。 跟着前面的部队就完事儿了。 如此一来。 以赵云为首的小股骑兵部队,赫然化作了一道洪流,朝着前方奔涌而去。 而此刻被赵云盯上的,正是做好了打算,要即刻逃出战场的眭固三人。 起初他们还并未察觉异动。 然而伴随着马蹄声越来越近。 三人一瞥之下。 当即亡魂大冒,心下骇然。 “快!快冲出去!” 眭固声嘶力竭,须发皆张,已然状若疯魔一般,全无仪态可言。 然而还未等他的部队行动。 赵云便已杀至跟前。 …… “噗!” 高速冲锋的战马,撞开了挡在前面的几名亲兵之后。 赵云手中的长枪化作一道白光。 连同着枪尖入肉声的响起又落下。 下一秒便穿过了一人的脖颈。 出现在了另外一侧。 而后枪尖带血,去势不止的,将坐在马背上的那人,一同贯了下来。 而倒地气绝的那张脸上。 依稀显露着眭固那满是不甘的神情,以及生死之际莫大的恐慌。 不得不说。 赵云的目标找得很准。 一枪就戳死了小黑山贼,三名首领中为首的那个。 而在一枪毙敌,震住了全场之后。 于毒和白绕哪里还敢继续奔逃,纷纷翻身滚下马来,借着伏地向赵云做投降状,只求能饶得一条性命。 “军侯,曹将军有令,即刻开始招降,伏地者免于杀伐!” 随着曹纯身边一名传令兵飞速跑来,赵云当即得令。 过不多时。 “伏地投降者不杀”“放下武器者免死”这样的声音便响彻整个战场。 …… 这一仗持续到傍晚时分。 以曹军大获全胜,仅仅付出了伤亡不足百人的代价,便一举拿下了黑山军十余万大军。 甚至连黑山军的三名首领。 都一死两擒。 可谓战绩惊人,令人瞠目结舌。 其中被击溃的十余万大军中,死于骑兵冲锋和箭枝攒射,以及浮桥白刃战之中的,人数在一两千左右。 而从战场上逃散的,大概万余。 剩下的全部都在这儿了。 也就是说。 曹军以一万五千人的兵力,在伤亡不足百的情况下,直接俘获了黑山军十余万人。 这逆天的比例。 相当于一个人活捉了十个人。 这就是冷兵器时代的战役,这就是精锐正规军打流民草寇。 虽然夸张,但绝不出格! 而之所以能实现如此辉煌的胜利,也决然离不开张辽的声东击西之计。 作势佯装要渡河强攻,吸引了敌人的全部注意力,并且使得黑山军,将防御重点转到了河岸边。 进一步导致前方拥堵,后防空虚。 这种头重脚轻的阵型格局,对于骑兵而言,那简直就是可以肆意冲锋的草场,任凭他们开无双割草。 可以料想到的是。 倘若张辽不以声东击西之计。 而是与敌军在漳水纠缠的话,那这一战打下来,少说也得损失个千余人。 战果也绝不会如此丰盛! ………… 战后的收拾工作非常繁杂。 需要收敛战场上的尸首,并且予以举火焚烧,以免产生瘟疫,并顺着河水带向下游。 同时这些俘获的残兵。 也必须严加看管。 这些青壮可都是有生力量,对于曹家而言,是一股上好的资源。 接下来的扩军,以及军屯,可都得仰仗着这伙人作出贡献了。 除此之外。 那就是收敛黑山军随行携带的粮草,以及眭固等三人的资财了。 毕竟仗不能白打。 最大的收获自然是青壮无遗。 可这些零零角角,那也不能从指尖缝漏下去不是? 至于那从战场上逃散的溃兵,张辽也特意命令骑兵,分散追赶捉拿,尽可能的将他们活捉回来。 毕竟万余人掺杂在这涉国县周边,很可能对当地的治安,产生不好的影响,甚至很可能重新聚敛为山贼草寇。 因此必须绝除后患。 光是这些战后打扫工作。 持续个一日一夜,都必不可少。 而在此空隙之间。 张辽也手书战报一封,即刻差人火速送往邺城,向曹昂将军报喜。 随着战报送达。 天下亦为之震动! …… 月票推荐票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