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到东瀛股市、台岛股市?” “当然!”吴巍欣然颔首:“毕竟大陆这块还在摸索之中,即便有机会,也是收益有限。而在外资市场上,一旦抓住一两拨行情,就能迅速做大做强。” “到时候咱们改头换面,以外资身份杀回来,又是一番佳话!” 黄琪雅美眸连连:“你现在的样子,真正有了让我下嫁的实力了。” 随即修长的大腿交叠在一起:“要不你再考虑考虑?我保证者能让我们的合作亲密无间,同时我也能让你体会到身为男人帝皇般的享受……” 咕咚。 吴巍一阵喉头耸动,苦笑道:“黄姐,别逗了。我就一土包子,还尚未有资格获得您的垂青。倒是我的提议,黄姐不妨考虑考虑。” 黄琪雅靠向椅背,再度端起高脚杯,红唇轻抿道:“那得看你到时候能拿出多少资金了。” 对此,吴巍丝毫不怵:“黄姐,事实上,我也很期待。” 数日后,回到北仑。 短时间内不用再去上海了。 吴巍全部的精力,都用在了县里齐头并进的几个大工程上。 终于在四月底。 西山54门轮窑砖厂顺利竣工投产,年产量2000万块。 全村的闲置劳动力,都在砖窑厂挂了号。 采用记工,多劳多得。 转眼五月中旬,初夏缤纷。 吴家的宅基地上,篱笆院连同几间破屋,被彻底推平。 取而代之的是一栋三层偏中式的现代化小洋楼。 楼里装上了电灯电话,通上了自来水,装上了空调,以及抽水马桶。 便利程度,甚至远胜于城里。 不仅如此,包围着小洋楼的吴家庭院,也设计得格外别致。 兼顾了居家生活和养鸡种菜的多种需求。 庭院外围,水泥路面一直延伸到村道上,刮风下雨再无湿鞋崴泥之忧。 如此拾拾掇掇一个来月,小洋楼内渐渐充实起来。 在学期结束后,7月7日,农历六月十二,黄道吉日。 吴巍和乔玉燕的婚礼,如期举行。 那之后的暑假两个月,乔玉燕在吴家小楼里,度过了一辈子甜蜜而难忘的时光。 金秋九月,开学伊始。 乔玉燕不出意外地怀孕了。 毕竟这俩月以来,通宵达旦地征伐,一刻也不敢停下。 以至于幺妹曦春都躲到了八一路小院,羞于回村。 而西山轮窑厂,经过这段时日的磨合运转,厂内堆积的红砖越来越少。 十里八乡想要盖房建楼的乡亲,都跑到西山这边来买。 财大这边,杨巧巧结束了一个暑假的实习,继续在本专业进修。 十月国庆,水泥厂的三栋福利房顺利落成。 一时间,水泥厂的员工们争先抢破了头,就为了得到一个分房的名额。 而其他有实力的单位,纷纷派队过来参观,进而和五爷的建筑队接洽,敲定项目。 忙忙碌碌间,寒假来临。 挺着大肚子的乔玉燕,总算是得以喘一口气,回到吴家小楼安心养胎。 师娘程月娟不放心,特地搬到小楼来住。 年关过后,家具厂订单持续稳定地走高。 秀春俨然成长为女工车间的车间主任,手下近百号女工。 家具厂的另择新址重建,也是势在必行了。 吴巍把这项目交给大师兄何强,而他的心思却再次跑到了上海。 倏忽间,4月到来。 国库券流通的政策如期颁布,并且宣布了头一批试点开放的几个城市。 先一步抵达的吴巍,立马出掉手里头攒了近一年的数十万国库券。 随即以这笔钱作为成本,辗转窜梭于几个城市之间,利用差价大赚特赚。 直到6月底,全国各个城市陆续开放国库券流通时。 吴巍手里的现钱,已经突破了二百万大关。 再次见到吴巍的黄琪雅,彻底惊呆了。 因为这个一年前她意图染指的臭弟弟,俨然成了杨百万、管晋升的座上宾。 等到杨百万和管晋升离开,黄琪雅抓住机会逮着吴巍追问。 “先前说过的话,还作数么?”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