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 …… “既然来到了《诗词大会》的舞台,当然要接受挑战。” 顾清脸上带着从容而谦逊的微笑,语气温和,“只是我才疏学浅,擂主自然是不敢当的,就让我试着挑战一下,向各位同学们学习学习吧。” “好!” 董沁欣然点头,随即转向百人团选手席,微笑着询问,“那么,各位参赛选手,有谁愿意担任擂主,迎接我们第一位挑战者——顾清的挑战呢?” 她内心其实并不太为顾清担心。 作为嘉宾,之前的彩排流程早已透露过“答案”,顾清只需提前背诵几首包含特定数字的诗词,走个过场,表现得不至于太尴尬即可。 毕竟,能站上这个舞台的选手,无一不是来自全国各地、经过层层选拔的“诗词学霸”,知识储备量惊人。 一个明星艺人,能有多少深厚的文化底蕴? 这几乎是现场所有人心照不宣的共识。 选手席中,几位年轻的女性观众兼选手显得异常激动和开心,争先恐后地举手,脸上洋溢着见到偶像的兴奋红晕。 然而,更多选手的眼中则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轻蔑和不屑,觉得即便赢了也是胜之不武,毫无成就感可言。 “好,有请13号选手徐倩,来担任本次挑战赛的擂主!” 董沁最终点了一位二十七八岁、模样清秀的女青年来到台前。 “董沁姐姐,”徐倩脸蛋通红,显得有些手足无措,低着头小声道,“我……能和老师握个手吗?” “当然可以。” 董沁含笑点头,以为这位选手也和顾清一样,对学识渊博的评委老师们怀有崇拜之情。 然而—— “啊……顾清老师!我特别特别喜欢您!我是您的忠实粉丝!!” 徐倩猛地转过身,情绪瞬间爆发,一把紧紧握住顾清的手,激动地上下摇晃着,甚至开心地跺了跺脚。 董沁:“……” 四位评委老师:“……” 顾清:“……” “哈哈哈!这也太逗了吧!” “快看董沁的表情,眼睛都睁圆了,我还是第一次见她这么错愕的样子!” “顾清自己也尴尬得脸通红,太可乐了!” 现场观众爆发出欢快而善意的笑声,气氛瞬间活跃起来。 “我的粉丝也不叫我老师呀。” 顾清头皮是真发麻了。 “顾清弟弟,不好意思,是我太激动了。” 徐倩终于意识到还在录制,亢奋的情绪稍稍冷却,连忙深呼吸平复心情,但一双眼睛依旧亮晶晶地,一眨不眨地盯着顾清。 “那么,比赛现在开始。” 董沁将话题拉回正轨,“谁先开始?” “让顾清弟弟先吧。” 徐倩赶忙说道。 她虽是忠实粉丝,但并不认为顾清真能胜过自己。 出于保护偶像颜面的好意,她希望让顾清先手,能多对几轮。 顾清闻言,脸上露出一丝无奈的浅笑。 被小瞧了呢…… 但这也在情理之中。 明星普遍“文化水平不高”几乎是大众的刻板印象。 他甚至记得前世有当红顶流在签名时连“游”字都写不对,被官媒痛批“绝望的文盲”。 “我虽然才疏学浅,但也勉强读过几首诗。” 顾清自然是不想占便宜,道,“还是你来吧。” “那顾清弟弟,我就不客气咯。” 徐倩不再犹豫,朗声道:“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她话音刚落,顾清便神色如常,几乎不假思索地接道:“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呦呵?他还真会啊?” “不就接一句诗嘛,这我也行。” “能把π小数点后3.1415926都流畅对完才是真本事。” “为啥?” “因为后面的数……我也忘了!” 观众席响起一阵轻微的议论声,夹杂着对顾清能迅速接上诗句的惊奇和零星的掌声。 这种“他竟然会”的反应,让顾清心里略感腻歪。 正好,他也想借此机会检验一下自己背了那么多本书的成果。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徐倩也对顾清投去一个赞赏的眼神,欣慰地接上。 “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顾清回道。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 两人你来我往,一气呵成地对完了“3.1415926535”前十一个数字对应的诗句。 对到后面,徐倩偶尔需要细微的停顿思考,而顾清却依旧没有丝毫滞涩,仿佛诗词库就印在他脑海里,听到上句便能瞬间弹出下句。 渐渐地,现场的氛围开始变得微妙起来。 徐倩的眉头微微蹙起,观众们的议论声变小了,眼神里多了几分认真。 董沁看着顾清,美眸微微睁大,闪烁着惊讶与欣赏的异彩。 后台通过监视器观看的撒贝宁,更是夸张地张大了嘴巴,对着镜头连连竖大拇指,用口型无声地夸赞着。 “这少年郎……挺利害啊。” 蒙漫老师忍不住低声评价道。 “你们之前太小瞧他了。” 康正老师接过话头,眼中带着了然的笑意,“他的诗词功底肯定不弱,否则怎能创作出那样多蕴含大量典故的歌曲? 我看呐,徐倩搞不好真要输。” “不至于吧?” 另一位老师表示怀疑,“徐倩前面几期的表现有目共睹,是冲击擂主的实力派,也是名校争抢的保送苗子,我觉得她还是能赢。” 几位评委低声交流着。 飞花令的难度远不止背诵诗词。 它首先考验的是在竞技舞台和众多镜头下的心理素质;其次需要分心计算π小数点后的位数 (虽有主持人报数,但反应必须极快);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