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秉烛夜谈-《大明女法医》


    第(2/3)页

    张度不置可否,笑着往旁边让了一下,将车门位置留出来。

    简清懒得上去,没有要上去的意思,在车前拱了拱手,“王爷,请问有何吩咐?”

    张度被简清的胆大妄为吓着了,朝车帘子处看了一眼,应是见赵棣没有在里头偷看,便悄悄儿扯了扯简清的羊皮袄,手指头朝里指了指。简清有点不情愿,这时,赵棣在里面道,“进来!”

    识时务者为俊杰!

    简清有点累了,但还是不得不往车上爬。

    车帘被掀开,赵棣一身青缎圆领,粉底皂靴,披着乌云豹大氅,脚跟前放着一个火盆。简清忙钻了过去,将冻得发疼的双手拢在火盆上。

    感受到了热意,她才察觉自己有多冷。

    小桌上放着茶点,青勾连纹八角烛台上支着三根蜡烛,火光将车厢里照得通亮,赵棣将手里的书放下,低头看着跪坐在火盆前的人,小脸冻得通红,他脑海里浮现出之前在大堂之上慷慨激昂,剖析案情的豪情少年来。

    “用些糕点,我有话要问你!”赵棣将点心往前推了一下,又提起温在火盆上的小铁壶,往一只黄地珐琅彩梅纹碗里倒上水,茶叶被冲得翻滚起来,一缕清香溢出来,简清的肚子很不争气地跟着咕噜了一声。

    吃了两口点心,喝了一口热茶,简清这才算活过来,有些没精打采,问道,“王爷想问什么?”

    “这个案子算了结了吧?我是说,王璞的案子。”

    “不算。”简清手里捏着半块点心,抬起头,朝赵棣望过去,两人其实离得很近,分坐在车厢两壁,中间隔着一张矮桌。简清有点狼狈,赵棣则一如既往地从容。

    听简清这么说,赵棣有点惊讶,挑眉问道,“人证、物证都分明,凶手也已经认罪伏法,还有什么不清楚的?”

    “动机!”简清捏着那半块点心,眼中浮现出一丝迷茫,“招红杀人的动机,只要动机不清楚,这案子就不算破了。往往动机比证据更重要,是因为,只要掌握了犯罪背后的动机,我们才能够做到警醒世人,教化民众。”

    查清案子不是最终目的,查明犯罪背后的动机才是关键。甚至,真正的破案高手会把握破案的时机,掌握破案的方法,不是逼凶手伏法,而是让凶手自己承认错误,这才是最重要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