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官家……”吴贵妃眼神都拉丝了。 …… 外面看到这里,李清立刻黑着脸跳过了这段剧情,顺手还给这模拟加了个屏蔽——以后再穿赵构的,那方面都不行! 曹操十分赞许地看着画面中的刘禅,啧啧有声不说,还拉着一旁刘备的手手,锐评道:“阿斗这孩子,类孤啊!” 刘备:…… 且不提赵禅是如何拉丝拔丝的,第二日,赵禅神清气爽地起床以后,却发现身边玉人已去。 正惊愕呢,却看到吴贵妃又回来了,手里端着一碗清粥,放到了赵禅的面前。 “官家,用些粥吧。”吴贵妃含情脉脉地看着赵禅,官家……果真是勇不可当啊! 赵禅笑着端起粥,也不顾烫,痛喝了两大碗。 “爱妃,朕知你饱读史书,博古通今,”吃饱喝足的赵禅揽着吴贵妃,笑着问道:“不如爱妃且与朕讲讲古?” 吴贵妃也乐得去讲,便笑意盈盈地问道:“官家想听什么?” “就说说季汉吧,从诸葛丞相屯兵五丈原开始讲。”赵禅笑呵呵地说道。 然而他很快就笑不出来了,从听到相父病死在秋风中时,赵禅就狠狠地破防了。再加上不久后三家归晋,自己也落得一个“安乐公”的名头,赵禅不禁有些怀疑人生。 难道朕当真是那样的昏君?赵禅目光闪烁地看着前方,安乐公啊,这是多么侮辱人的名头?甚至不如那老五刘谌,也知道以死抗争。 这时的刘禅血仍未冷,虽然有些年少贪玩,却也有着雄心壮志。 想到这里,赵禅又有些怀疑人生,父亲英雄一世,竟然虎父犬子;相父对自己的谆谆期望,却…… “官家,您怎么了?”吴贵妃关切地问道。 “无事。”赵禅不知何时,泪水已经潸然而下。 吴贵妃伸袖为赵禅轻轻擦拭眼泪,却不想被赵禅捉住双手。 “官……官家……”吴贵妃有些慌乱:“臣妾一时失仪,还请陛下恕罪。” “无碍。”赵禅擦擦眼泪,笑着说道:“只是一时间有些感怀,大汉偏居益州,尚且有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之志,朕坐拥当年汉吴二地,竟然还不如季汉吗?” 听到这句话,吴贵妃立刻跪在地上。 “官家,臣妾恳请陛下以江山社稷为念,以天下苍生为念,切不可自毁长城啊!” 赵禅十分尴尬,他也不知道吴贵妃到底说的是些什么。自毁长城他倒是能听懂,但…… 为了不暴露破绽,赵禅便强忍着怜惜板起脸,哦了一声。 “哦?那你倒是说说,朕怎么自毁长城了?” 吴贵妃便详细地将岳飞之事说了一遍,似乎是为了刺激赵禅北伐,吴贵妃豁出去了,宁可被赵禅不喜,将金军进入汴梁之后的暴行完完整整地对赵禅讲了一遍。 哪怕赵禅的灵魂姓刘不姓赵,也被那些耻辱刺激得双目赤红。 刚想摔点什么,却听到有人通传秦相正在偏殿等候官家。 “爱妃少待,朕去去就来。”赵禅笑着安抚着吴贵妃。 吴贵妃想说点什么,却想到官家一向倚重秦相,若贸然说坏话,怕是方才所做的努力都要付诸东流。一时之间,她也没了主意。 赵禅只当是新婚燕尔,吴贵妃舍不得自己,他也没多说什么,横披着衣服,走出宫去。 走的时候心里还想,秦相,秦相…… 他和朱元璋不一样,有诸葛亮珠玉在前,导致他对丞相这个位置有点滤镜…… 下意识地,就觉得秦桧应该是和自己站在一起的。 果然,在见到秦桧之后,赵禅不由自主地对秦桧生出了莫大的好感。 无他,秦桧长得儒雅俊秀,翩翩然有古仁人之风。人总是会对长相极为出众的人有非常好的第一印象,赵禅也不例外。 坏人一般是不会长在脸上的,所谓相由心生也未必全然正确。正所谓以貌取人,失之子羽,便是这个道理。 见到赵禅之后,秦桧连忙起身行礼。 “见过官家。” “嗳,秦相勿得多礼。”赵禅上前学着他爹一样拉手手。 秦桧有点意外,往常的官家也没这么亲厚啊。 他也没当回事,毕竟面前这个赵禅……和赵构的气质还真没差多少——你要说差在哪儿,那就是这一张脸如沐春风,完全没有往常的阴晦。 啊……秦桧知道了,官家行了。 那这一切可就说得通了,秦桧也明白为什么赵禅会突然间如此热情了。 “臣恭喜官家了。”秦桧呵呵笑着,拱手一礼。 “嗳,”赵禅摆摆手,开门见山地问道:“秦相,朕昨夜横竖睡不着,就想着这北伐还是要搞啊……” 秦桧一愣,怎么你赵构下面支棱了,上面也跟着支棱了? 继而他又释然,想必是官家觉得自己行了,会有后人了,所以想稍微支棱一下? 这可不行,这怎么和金兀术交代呢。 想到这里,秦桧脑筋一转,开始琢磨合适的理由,去劝说赵禅放弃北伐的念想。 (求月票,上一章是为后面铺垫,每个人模拟会很快结束,控制在两万字内,请放心阅读。) (本章完) 第(3/3)页